关于人的思考

谷妈曾经问过我,怎么看待Jobs和认为自己会成为那个产品设计Jobs的人,直觉性的反馈是,不可能,因为这是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带来的产品革命。新的技术革命来临之前,产品设计也会越来越趋于规范而非革命性的创新,也许VR是下一个,不过在这个来临之前,运营为上。

关于成人和Kids的教育培训

这个夏天上了吉他班,如果看一下课时费的话,500/Hour,很贵,可是我还是很快的买单,在看了课程内容介绍之后,没有咨询,没有太多思考,因为我想学吉他,学一个好玩儿的事情,再看到是小飞教的,我就报名啦。

这让我也记起曾经想要的生活方式,就是卖一些和精油,花相关的产品,带着大家一起插花,做瑜伽,学习精油,好好生活。也有一阵子,开始写精油相关的博客,积累自己的内容和生活,是不是应该开始做一个个人号啊,好好生活Yeah。跑题了。。。好像也不错

言归正传,因为这次的学习体验,也让我对成人的学习这件感性和理性交错的选择有了新的想法。成人的功利性学习,打造了所谓的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目的性的驱动和我们体制内的应试教育,打造了对严师的需求,这类的培训,相对也比较短期,高频,便利,基本不复购(这样的用户特性,太适合ClassIn了),靠不断积累新的用户来拓宽市场。另一类就是感性世界,兴趣驱动想要成为更有趣的自己的我们,客户体量相对较少,但是相对的客户关系维系也比较简单,回看EF的成人英语教育产品,这是一个靠梦想,目标,画饼,强销售的产品,但是从产品本身设计的思路是非功利性的出发点,整个产品的组合更像是打造类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因为非应试,培训周期长,无法量化,成长曲线缓慢,产品的组合中,还有很多高B格,纯兴趣驱动的Lifeclub,这不是一个产品驱动的生意,销售驱动,但是和产品之间的巨大Gap,也是让运营难度剧增一个很大的点,EF应该来打造生活方式,兴趣驱动的方式行走,跟整体的品牌,文化也更加契合,也可以成为在成人领域做得最好的产品驱动的公司。

对于小朋友的部分,我一直坚定,在线不论怎样发展,都无法取代真正线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你打着"教育"的口号。曾经我非常不看好小朋友的线上的部分,觉得小朋友仍然处于需要塑造个性和行为习惯的知识,而线上能够完成更多的是知识的传递。所以单独的线上课程是不成立的,至少需要线上+线下来完成。

再一个就是培训机构1V1的情况,以个性化为卖点,这是一个对应试类培训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对于口语,以交流,互动,输出为目的的培训,这样所谓的个性化只对0基础的学生有效,当需要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时,1V1是不合理的。

但是不管对于培训机构还是教育机构,一个大的共性还是人本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都受利益的驱使,为了保全自己,为了得到更多,不近情理合乎利益。 我是个很蠢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挺身...
    lMs拙阅读 297评论 0 0
  • 我想说两个人:我的邻居丁蔚和我的同事王丹 这次硕硕过生日,丁蔚连楼都没上来,彭敏买了一个爆裂飞车给硕硕,腾云带着宦...
    aimingn阅读 172评论 0 0
  • “人”,这个字,写起来简单,一撇一捺,这大概是我们中国字比起其他文字来最引以为傲的字啦!从猿到人,是那么直...
    林泉雲霞阅读 161评论 0 1
  • 坐看云起云落 静赏花开花谢 活着已是不易 何必要让别人的想法 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困户阅读 148评论 0 0
  • 《鲁迅骂语》是这几天在看的一本书,百度了一下作者陈漱渝先生,他的简介里面果然全是鲁迅。我很少有运气能看到大家的书,...
    杜青筝阅读 2,616评论 2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