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小汽车。虽然道路纵横交错也在年年拓宽,但是城市中的堵车现象依然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严重。
平时堵车还好,只要不出交通事故,除了早中晚高峰,大部分时间道路还是畅通的。然而节假日就不同了,长时间的拥堵也是见惯不惊了。
今天就很不凑巧,长时间拥堵让我给赶上了。今天是清明节,早上七点半出发去乡下,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原本四五十分钟能到达目的地。预计路上会有堵车,就计划一个半小时到达。可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一个半小时车子还没能出城。毫不夸张地说,车子从上一个红绿灯堵到下一个红绿灯,并且是以龟速缓慢前进。
可能今天日子比较特殊,大家都往乡下跑,导致一路上每个路口都堵的一塌糊涂,包括乡下道路的路口。结果用了3小时15分钟才到达目的地,是正常情况用时的四倍,一路上堵车,更堵心。
堵车如此严重,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是同一时间段出行人数太多。大家都赶着清明节到乡下扫墓,目的简单明确,也早就规划好,就算人再多也不会轻易放弃不去。
其次是一路上加塞的人太多。有些人总是见缝插针,哪个车道稍微有些加快一点的迹象,他们马上会想尽办法穿插过去。他是快了几秒,却把别人延误了几秒。而加塞的人次多起来就会明显增加拥堵的情况,还极易引起别的司机的反感,偶尔被加一次塞可以忍,老是被加塞那就没几个人能忍了,较起劲来又会耽误时间,对道路畅通没有任何好处。
然后是意外车祸。长时间拥堵造成很多司机烦躁不安,稍不留神就会追尾或者磕碰。双方都好讲话愿意挪到一边再来协商处理就还好,不好讲话或者车损严重的就难办了,两台车停在了路中间,可能占了两条车道,进一步加大了拥堵程度。
最后就是部分行人和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马路,导致正常通行的汽车不得不减速或者停下来避让,以防止事故的发生。然而这种情况既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又影响了车辆畅行。
节假日出行人员较平时更多这一情况无法改变,但是不要胡乱加塞、减少完全可以避免的车祸、遵守交通规则还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如果在出行过程中多为他人着想,礼让三分,道路就不会那么拥堵,出行也就更加安全、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