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卷 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
六十六、借名作诗
【原文】陶贞白云:“仙人九障,名居一焉。”余不幸负虚名。丁丑,过书肆,见有作《金陵怀古》诗者,姓王,名颠客,假余序文。诗既不佳,序亦相称,余一笑置之。后三年,再过书肆,见《清溪唱酬集》一本,载上海彭金度、砀山汪元琛、太仓毕泷等,共三十馀人;前骈体序,亦假我姓名。诗序俱佳,不能无讶。因买归,示程鱼门。程笑曰:“名之累人如此。虽然,如鱼门之名,求其一假,尚未可得。”后十年,集中王陆禔、曹锡辰、徐德谅、范云鹏四人,都来相见。而诸君子则终未谋面。姑录数首,以志暗中因缘。范《采菱曲》云:“采莲莫采菱,菱角刺侬手。采菱莫采莲,莲心苦侬口。刺手苦侬苦不深,苦口兼欲苦侬心。”汪《金陵杂诗》云:“清江一曲鸭头波,相约湔裙踏浅莎。双桨月明桃叶渡,但闻人语不闻歌。”
[译文]陶贞白说:“仙人有九种成仙的障碍,名就占第一位。”我不幸负有虚名。丁丑年,路过书肆,见有作《金陵怀古》诗的,姓王,名叫颠客,假借我的名字作序。诗写得不好,序也写得和诗文相称,我一笑了之。三年后,再过书肆,见有《清溪唱酬集》一本,记载有上海彭金度、砀山汪元琛、太仓华泷等,共三十多人,前边有骈体文的序,也有假借我的姓名的。诗和序都很好,不能不感到惊讶。因此买了回来,给程渔门看。程渔门笑着说:“名气累人到了这种地步。虽然,像我程渔门这样的名气,求他假借冒充一回,还得不到。”十年后,集中的王陆提、曹锡辰、徐德谅、范云鹏四个人,都来相见。而其他几位君子却始终不曾见面。暂且记下几首,以记下这种暗中因缘。范云鹏的《采菱曲》说:“采莲不要采菱,菱角会刺破我的手。采菱不要采莲子,莲子会苦我的口。刺手苦我苦不深,苦口兼苦我的心。”汪写的《金陵杂诗》说:“清江一曲,鸭头拔起波澜,相约一块洗衣踏过浅草滩。双桨月明桃叶渡,只听见人的话语却听不见歌声。”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一个“ 借名作诗”的故事
陶贞白云:“仙人九障,名居一焉。”
余不幸负虚名。
丁丑,过书肆,见有作《金陵怀古》诗者
。
姓王,名颠客,假余序文。
诗既不佳,序亦相称,余一笑置之。
后三年,再过书肆,见《清溪唱酬集》一本,载上海彭金度、砀山汪元琛、太仓毕泷等,共三十馀人;前骈体序,亦假我姓名。
诗序俱佳,不能无讶。
因买归,示程鱼门。
程笑曰:“名之累人如此。虽然,如鱼门之名,求其一假,尚未可得。”
后十年,集中王陆禔、曹锡辰、徐德谅、范云鹏四人,都来相见。
而诸君子则终未谋面。
姑录数首,以志暗中因缘。
范《采菱曲》云:“采莲莫采菱,菱角刺侬手。采菱莫采莲,莲心苦侬口。刺手苦侬苦不深,苦口兼欲苦侬心。”
汪《金陵杂诗》云:“清江一曲鸭头波,相约湔裙踏浅莎。双桨月明桃叶渡,但闻人语不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