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柠檬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知道自己还有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时间很紧迫,可是自己就是安静不下来,这里是指心灵的平静。
有时,还会遇到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看着看着,就感觉很烦躁,不想看书,甚至想要撕书,特别是对于自己讨厌的科目,比如文科生厌恶的物理,化学,理科生讨厌的历史,政治,等等。
这些情况不象征着我们大脑的精力已经亮起了红灯,这是需要我们从专注模式过渡到发散模式,让自己的大脑不是那么紧绷,得以放松。
学习的两种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是指思维紧绷在一个点上,不去思考其他的东西,只想把这个问题解决,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思考,把自己的思维强迫在这个问题的领域。
专注模式对于解决旧的问题,特别有帮助,可是它容易导致定式效应,说得难听点就是循规蹈矩,遇到新的问题,还按照旧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模式上停留太多,而大脑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味地用这种模式进行学习,显然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发式的学习。
这是我们就是需要转换到发散模式,让思维飘散,不再拘泥于一个特定的问题,简单点,就是什么东西都想,可是想的又不是很具体也不执着。
其实我们一直到大都在遵循,包括现在,比如上课上四十五分钟,这四十五分钟里要求你,集中注意力,不要分神,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听老师讲,其实这讲的就是专注模式。而下课十分钟,就是从专注模式过渡到发散模式,这十分钟不要求你继续课堂上的学习,你可以去休息,比如睡觉。
可是现在我们,都没有充分的利用发散模式,比如我啊,作为一名大学生,老师一般不会拖堂,中间有充足的十分钟,可是我却没有用好,用它来玩手机,做一些要用专注模式做的事情,而下一节课明显会精力不集中,大脑感觉有点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这些都是用脑过度的表现。
其实下课后,最好的发散模式其实是睡觉,大家都有这种感觉,比如我上高数课吧,八点上课一直昏昏沉沉的想要睡觉,可是强迫自己不要睡,一节课下来,的确没有睡觉,可没有没听到什么。下课后睡几分钟,下节课就感觉精力满满,丝毫感觉不到困乏。
学会合理的转化两种模式
其实发散模式可是对于我们解决新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历史上,元素周期表就是在睡梦中完成的,再比如爱迪生吧,他的一生有好多好多的发明,可是当他感觉自己思维受阻的时候,他没有一味坚持下去,他回去睡觉,手里拿着一个球,当球落地时把他惊醒,他立马把自己梦中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用于这个新问题的解决。
其实我们身上也有体会,比如你一直思考某个问题。始终不能解决,你决定把它放置一下,去放松放松,可是当你放松的某一刻,突然产生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时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或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了是新的思路,这些都是发散模式,所以我们必须用好发散模式。
好好利用发散模式的一些小建议
许多人认为,自己学习累了,允许自己玩十分钟手机,放松一下,殊不知玩手机也是专注模式的一种,不但不会是我们放松,而且还会一直消耗我们的精力。
最关键的是,大家自制力都不强啊,控制不住自己,说好的玩十分钟,十五分钟,自制力不好的能玩一个小时,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查了一份资料,在大家学习累了的时候,最好做这几件事,使自己放松放松,并且意外的得到一点新思路。
比如睡觉,冥想,用乐器演奏熟悉的歌曲,听音乐,尤其是纯音乐,淋个浴或泡个澡,绘画或涂鸦,骑自行车去转转,去楼下散散步等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上了节课后,去走廊走走,趴在窗外看一风景,或者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戴上耳机听一下音乐,听听周围人的闲谈,这些都能够使自己的精力恢复一些。
切记做这些事情,譬如,玩游戏(消消乐),和朋友聊天,阅读休闲读物(比如一些杂志),给朋友发短信(qq,微信聊天吧),去看电影或戏剧,看电视节目(让你昏昏欲睡的节目可不算)。学习累了休息时,千万不要做这几件事。
总而言之,学习烦躁时,这次放松放松,不要强迫自己,一味硬学,学习烦躁时的学习效果很差很差,还不如去放松一下,专注模式和发现模式一样重要,然后充分掌握他们,并在他们之间学会过渡。
其实我们通常发现,学习成绩好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是该玩是玩该学习时学习,他们就很好掌握了这种方法,我们也应该这样做。
大家好,我是柠檬,一个想要逆袭,想要优秀的人,可是又有好多毛病,比如懒,拖延,迷迷糊糊,可是我一直与之战斗,我很开心,遇到你们,如果来了,请留下你的痕迹,喜欢,评论,简信,你喜欢就好,欢迎与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