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马苏在金星秀中接受采访时回忆:
一次争吵后,孔令辉一个“滚”字脱口而出,马苏拎着行李摔门而去进电梯后,她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无处可去。
晚上10点多,马苏就这样拎着行李站在路边发呆,她不好意思给朋友打电话求援,因为这实在是桩丢人的事。最后,她就近找了家宾馆暂住下来。她开始觉得,不管嫁与不嫁,一个女人,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地盘,那就是根据地。
在孔令辉的道歉之下,两人重归于好,虽然又住在了一起,但马苏买房的念头由此点燃。
从此,马苏事业开挂,开启付了首付、每个月勒紧裤带还贷的模式。从买房子到装修完毕,整整六年,马苏愣是完全凭着自己的努力,像喜鹊筑窝一样一丝一丝的往家里衔东西,终于将东四环观湖国际顶楼的一套179平方米的三室两厅房贷还完并豪华装修完毕。至此,马苏有了踏踏实实的安全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再也不用担心“滚”后的无家可归。
由此,马苏得出这样的结论:男人,其实是一种只会锦上添花,却不乐意雪中送炭的生物。你啥都没有只有一颗真心死心塌地跟着他,把自己一切都交给他时,他未必会高看你一眼;但等你啥都有了啥都不缺了,他反而会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取悦一下你。
是啊,现在女人在出嫁之前,都提出“男方有房、有车”的要求,避免自己嫁过去以后受罪。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现在这个世界谁都想让自己幸福。但亲爱的姑娘们,我们活在现代,处在各种观点碰撞的复杂社会中,加之又有法律明文规定财产(房子、车子……)的划分界限。没错,嫁过去,你房子自然可以住。车子自然可以开。风和日丽时,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过日子刮风、下雨也会有。那时候你怎么办?闹别扭,希望老公来哄你吗?哄你是可以的,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第一个会疲惫,第二个由于边际递减定律也会没效果。此时箭在弦上,你怎么办?离家出走?如果娘家在本地,可以去娘家接受安慰;如果是远嫁女,你怎么选择?寻求朋友、同事的帮助?一般不会,家丑不可外扬。到底怎么办呢?去宾馆里将就几天就是最合适的选择。虽说,这样的几率并不多,出现一次就让我们心力交瘁。但我们如果平时抱着“任何事情打好如意算盘,并做好一切最糟糕的应对措施时”,我想你一定会更从容。
在成家时,男方要求女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伺候好老的,照顾好自己,然后带得了孩子。这就是婚姻的实质,精髓在于匹配。仔细分析一下:在婚姻的双方中,如果没有很好的爱自己的前提,自我价值是呈现递减曲线的,担心自己变成“黄脸婆”,担心自己事业的瓶颈,还担心老公的外遇……关于房子法律的再一次明文规定,离婚成本接近为零。女方不安全感更加强烈。
此时,我们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一定给自己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管它的面积大小,不管它的装修是否简陋。如果不幸,你走到最糟糕的结局,孩子也可以要到手,因为:你有房子、有工作。但是,如果你没有房子呢?孩子你也要不到手。只能悲惨的净身出户。因为法律的规定————孩子要随着能给他(她)优异生活条件的一方生活。从这点上讲,房子,就是你的命!它此时的意义还和马苏一样,为自己提供踏踏实实的安全感,有了真正自己的根据地,不再担心如同被抛弃孩子的结局。
有了独立的空间,渐渐我们有了独立的想法。依赖,可以适时有,但不能当饭吃。只有这样,我们不仅经济独立,思想才能独立。只有这样,才能适时增加自己的魅力,进可攻、退可守,牢牢守住自己的地盘,让“男人心甘情愿的锦上添花”。
我想:这就是当下,房子对女人而言,该有的意义!就如同马苏套用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作为对婚事的回应:我嫁,或者不嫁你,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娶,或者不娶我,房子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文字:王跃英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