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夜雨袭过,天气便有了转凉的起势。忽然想起久未谋面的邻居,不知道她最近还好吗?
共事的时候,我们每天同进出,还常约着饭后走走。当然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和教育的话题。那两年我的收获和进步非常大,全得益于她。
我的老校长,在岗位上奋斗了40多年,获得无数殊荣。如今终于停下来,开始安享晚年。我一进门,才知道她80几岁的母亲也在家呢。老人家精神很好,座在餐桌边看着IPAD里的热播剧。
“你来了真好,我们终于可以吃上西瓜了,等会再带一半回家啊”。一个20几斤的西瓜放在地上,有些份量。
“好啊”我一弯腰抱起西瓜就走去厨房准备切瓜了。
“先吃碗银耳汤吧。我现在每天都给老母亲炖汤,做包子,做饭菜,她总说我烧得没有弟弟的好。这么多年,我就是忙自己的工作,老母亲每天的饭都是我弟弟烧的,我才做了一个月,真感觉他蛮伟大的”。
电视里放着长征题材的剧,主席正吟诵着《七律•长征》。我们说着这个演员的眼神和身体姿态比唐国强相差甚远,到底还是底蕴不够啊,撑不起伟人的份量。老校长一边感慨革命先辈信仰和精神的可贵,一边说教育要多抓综合素质,要着眼于小处,不要读死书。
四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已经在她身上打上了职业的烙印。说话声音大,速度快,特别有激情和感染力。无论走到哪,只要一开口,多半就能猜到她的职业。特别是她儿子留学定居加国后,她有了丰富的海外生活体验。她总是说我们的精神文明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太远,每个人都应该多花些时间在家庭上,先搞好小家,大家才能好。
客厅的一角放了床古琴,这是老校长正式退休后的第一个爱好。她发了几次圈,说要借着古琴陪伴终老。她报了巫娜老师弟子的古琴班,说自己现在终于可以放下电话,抛开外界琐事,每天只顾弹琴喝茶,过属于自己的日子了。她总是很后悔自己年轻时候只知道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做了太多没有意义的事,到现在没有一个兴趣爱好,也没有一个特长。还表扬我,会打球,会弹古琴,会插花,懂生活。
“惭愧哦,不学无术,光知道玩,都是点皮毛呢。”我很不好意思。要知道老校长身上的光环是多少人几辈子都得不到的。人在不同阶段追求又有所不同吧,千帆过尽,她现在更想要过的是从复杂到极简的人生。
我硬是请她拨弄了几下古琴,样式挺好的,一点也不像才上手。老校长说她喜欢这种无压力式的学习。每天远程教学,自己在家练习了快一个月了。她很喜欢这种沉浸其中的感觉,已经有太久没有好好和自己相处了。
晚间新闻来了。播了一条全国初高中统一部编教材的新闻。老校长话锋一转,又开始叮嘱我了。要我用心培养小猪,一定要重视他的创造力,英语和身体素质。少去外面跟风补课,要全面发展,别着急…… 我频频点头。
夜了,我抱着半个西瓜回家了。路上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过一个不悔的人生呢。怕是要后半生才找到答案了吧。古琴是个悦己的乐器,祝福老校长在琴中悟道,在柔琴相伴中优雅的老去。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