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是《牡丹亭》最感人肺腑的一句,也可以说概况了整个故事。一个美貌的千金小姐,因游后花园,梦遇多情的俊俏书生。情愫暗生。礼教固然无法如愿,然后相思而亡。后又借尸还魂。与考上状元的书生终成眷属。这样一出皆大欢喜的戏剧。
乍看之下,这出剧与时下的许多雷剧相似。可是这出戏构思的精妙,用词的精准,以及文采的风流,却是当下的一些编剧拍马莫及的。
翻开《牡丹亭》,便可以感受到戏剧独特的魅力。工整的对仗,就像一句词接着另一句词,相接而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一句句生动的对话就想把当时的场景浮现于眼前。小姐娇羞的形态,丫鬟活泼的言语,跃然于纸上,隔着纸张我仿佛都可以听到那悠远的曲调,《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沈德符更是在《顾曲杂言》中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说起来,《西厢记》本身也十分引人入胜,就其故事性和浪漫主义色彩而言。但我认为《牡丹亭》恰恰胜在语言上。
我最爱其语言奇巧,“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付与断井颓垣”,“那秦太师他一进门,忒楞楞的黑心锤敢捣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朵”……语言风格多变,或俗或雅,一字一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伤情处,叫人肝肠寸断;开怀处,令人耳目一新,读之甚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