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中原名师董文华老师的课,董老师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老师,也是一位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中原名师。她细心地把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文字,从教28年发表了很多文章,并努力的把教学思想写在自己的书里。
在课改中董老师每时每刻都在问自己,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如何寻找别样的教学风景?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做一番新的探索?董老师这样想了,也这样实施了行动。用董老师的话说“做一个有心人,把自己的所做所感记录下来,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只有你走出去了,才会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对于非常理性、思维严谨、高度抽象性、形式化的数学学科来说,本身就是科学性强,枯燥无味,怎样才能生动有趣,怎样才能让数学滋养学生的生命?董老师努力的挖掘生活素材,让数学更加鲜活;在数学课堂上让孩子们玩转数学,使课堂更具智慧。董老师所讲的每一个课例都是鲜活的,非常的有活力、有张力,她把每一个数学课堂都引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用数学日记、动手操作、动手创造来感受数学,为董老师点赞!正如董老师所说教学的灵感一半在课堂,一半在生活中,那么我们不能仅仅的依赖教材,广阔的世界才是学生的教材,只有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思想。
董老师一段五分钟的短片《鹬》,整个没有一句台词,却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家庭教育和个人专业成长的秘籍。篇中鹬妈妈是一个很有心的妈妈,它千方百计的让鹬宝宝学会生存的技能。然而鹬宝宝总是不愿意,想让妈妈喂食自己。一次偶然的机会,鹬宝宝结识了小螃蟹,并和小螃蟹一起找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成功的捕到食物,还把食物分享给别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看了这个短片,我深受启发。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助;遇到困难时,要尝试不同的思路;在专业成长中,要有同伴的互助,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够成功。只有用心去做,用心地去积淀,总有破茧成蝶的一天。
回顾整个一天的课程,我发现董老师让孩子们做的,寻找生活中的素材、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单元的整理、玩数学、画数学和家长一起找面积,学科的整合我也有在尝试,也有让学生在做,但是我没能很好的坚持下来,也没有董老师用心。更没有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理论。我所缺乏的是韧劲,是自信,不能把自己所做写出来形成文字,懒惰是我最大的敌人,不自信是我前进中最大的拦路虎。我要克服职业的倦怠,找到自己新的出发点。只要扬帆,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