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雅的故事/文 (原创)
家长和社会往往特别重视中小学学生,尤其是十分关注中考、高考升学的孩子,只要孩子上了大学,家长马上感觉松了一口气。孩子上了大学,真的就是进了保险箱了吗?其实不然。从媒体报道的大学生伤熊、弑师、杀害同学和自杀、群殴等极端恶性事件,到大学生学习无动力,生活没目标,就业有压力等普遍现象,不得不说,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但不能忽视,反而更要加强。同时在大学生活中,要补足高中三年因为应对高考而不同程度缺失的思想道德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课。
大学新生经过了12年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艰苦的学习历程,通过高考跨入了大学的校门,进入了大学生活阶段。有些学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更多的学生对录取的结果不太满意。有的心花怒放,有的懊悔沮丧,有的踌躇满志,有的一蹶不振。高考的升学和小升初、初升高同样是升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预备期,是进入职业的准起点。无论是否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都不是人生旅途的终点,倒像是人生旅途的中转站。接下来的路程如何走,需要家长和学生配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研究制定出符合个人兴趣特长的适合个人专业成长的规划方案,并且在大学生活中实施并完善。
1.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
备战高考的高三生活和大学反差很大,有人形象地把升入大学的新生阶段称为心理断乳期。因为高考前家长倍加呵护,学校和老师严格管理,每天排得满满的课程加上早晚自习,学生像个陀螺,在老师和家长的驱动下不停的运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学习上跟着各学科老师的要求走,生活上家长通通包办代替,俨然成了学校和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
到了大学以后,不论是否离开本地区,只要住到了集体宿舍,生活上没有了家长的依靠,吃饭、穿衣、钱物都需要自己打理,改变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门心思抓学习的状态。在学习上每天的课程安排都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没有了班主任的帮助和督促,没有了任课老师的个别谈话和指导,失去了学校老师的依靠,致使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虽然高三时面临家长和老师过分的关照有时觉得不自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烦死了”。到大学一下子需要自己管理学习和生活,又感觉很茫然,普遍感到很“寂寞”又很“纠结”。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触,高三虽然很累,但很单纯,目标明确。大学各种事务性工作很琐碎,协调好各项事务感觉力不从心。
新生进入大学后,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留恋过去是普遍现象,因为失去才觉得可爱,经过了高中三年的苦读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能重上高中的话,高考结果一定比现在要好。那么大学生要尽快回到现实中来,避免大学毕业的时候再后悔没有好好地珍惜大学时光。
2.把握大学的学习特点
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千万不要拿大学老师的讲课和高中老师比。高中学习目标直指考大学,学习任务虽紧张繁重但单一,尤其在高三复习阶段,注重的是高考的六个学科如何取得高分,除了学习知识外还研究考试的技巧,使考分越高越好。
大学则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为将来的就业和考研甚至出国深造做准备,因此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是有区别的。在学习上不能套用高中的学习模式,要尽快适应和形成大学的学习方式。
一是要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高三学习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走,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都有统一的要求,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就能完成学习的任务。大学的学习伸缩性很强,低标准是别挂科,高标准是争取获得奖学金。最低目标是拿到毕业证,最高目标是保研、考取或出国深造。这样一来,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学生的手里,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二是由学科学习向专业学习转变。高中是高考的六个学科学来学去,虽然分文综和理综,但仍然是独立的学科学习。大学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课程体系,无论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课,还是专业必修和选修课,都是为了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是要求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学习中要有专业的概念,把握专业的要求。
三是由过程性学习向终结性学习转变。高中所学的课程,在三年当中都开设,只是难易程度不同。如果某一学科没有学好,在知识的深浅难易程度方面还有查缺补漏的可能。大学则不同,学分制的管理,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每个学期的课程任务,拿到预期的学分。如果某一门课程考试不及格,还要跟着下届的学生重修此门课程,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学习任务。而这个任务是重复的,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造成的,对自己的自信和形象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每个学期都要至少实现最低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好自己选定的学习任务。
3.发展个人的兴趣专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高中生活让很多的学生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苦于没有富裕的时间。那么到了大学,有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了,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专长。已有专长的同学可以继续深造,没有专长的同学,可以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下分析,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的潜能没有发掘出来。
一是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课外书籍,把在高三想看却忍痛割爱的书借来阅读。此时的阅读心境应该是比较平和的,可以细细品味和思考,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比如体育方面各种球类,可以相约同学一同切磋,既锻炼了身体又密切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比如写作,高三时间有很多想写的东西,苦于没有时间,在大学里把零散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学会写作和善于写作对论文的撰写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是有益的。
二是可以培养自己一项专长。俗话说艺不压身,当下有很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音体美、舞蹈、演讲、曲艺等,无论是校外培训,还是网上学习,都是可行的学习渠道。只要自己有想法,兴趣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大学四年的时间日积月累,培养一项专长完全能够实现,只要坚持会有可喜的成果。
总之,要把业余时间用在发展自己的特长上,有专长的人有追求,精神世界也会丰富和愉悦。大学的四年时间稍纵即逝,千万不要用上网聊天、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要让自己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正面的积极的),同时具有一技之长,对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定有帮助。
4.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在目前大学招生的状况下,高考成绩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各学科的成绩。到大学以后,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不论是考研还是将来就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因此大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班里事,一心只顾读书本,用死读书、读死书来提高学习成绩,即使是为了保研或考研也不可取。
一是要提高学习的能力。不光知道要学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学,怎么学。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大学社团多、活动多,要勇于适当的承担一点儿班内、院内、校内的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能力。
三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善于学会协调和老师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学会处理矛盾和冲突。
四要提高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受用一生的能力,在大学就要锻炼管理自己的时间、财物、言行和情绪,学会慎独,在学习生活中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要提高研究能力。根据专业需要,学会找寻或设置问题或专题,通过设计方案、具体实施、自我总结和效果评估,锻炼初步的研究能力。
六是提高创造能力。要有创新意识,锻炼自己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