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觉得时间真的不够用了,那些个无聊、空虚的字眼都离我远远的。
每天花一两个或者两三个小时搜集素材,阅读思考,然后就是写字。以前写小说,最多时可以一天写上万字,可是现在写八百字的短文就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出初稿。
初稿出来了,可别高兴太早。你得先自己读几遍,千万不能有错字,那是低级错误。读的时候最好是朗读,边读边思考,句子的成分对了吗,有没有病句,逻辑合不合理,用词准确了吗?
一轮修改下来,也要花个把小时。
总算读起来顺一点了,能放心了吗?不能。
再读一遍,看看修改后是不是又有了错字。读了两遍,应该没有错字了。接下来就是打开查重软件,查查原创度吧!
要是65%以上,就可以收工,开始下一步。如果是以下呢,还得继续修改。
改来改去的,还要考虑语法,逻辑,用词等等,有时候就是好像重新写一遍。
前几天写两弹一星科学家王希季,改了六遍,花时间三四天。写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改稿就花了三天,后面几乎是重写了。前天看了毛相林,感动得流眼泪,又忍不住写。写完了,在读的时候还是流眼泪,后来给老师看初稿。老师说精气神出来了,让我再自己修改一下。
改完了,我自己用软件查重,明明是自己根据素材想着写的,原创度怎么才63%?不行,我还得自己再修改。
昨晚一个晚上都在修改,临睡前又查了一遍,啊,原创度反而更低了,61%。我只会推翻重来。
今天早上起来就开始改稿,怀着敬意,一边写一边想象,写到动情时想哭。早上的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就到了上午十点半,家里还没有午餐的菜。
只好先歇手,煮饭上去,然后出门奔向菜市。为了快,在路上就想好买什么,然后直奔目的地,买了明虾和青菜,还有水果。尽管如此,还是花了一个小时。
回到家里,马上下厨煮菜,做了蒸茄子、白灼虾和青菜,加上吃饭就到了下午一点半。吃饱喝足,又有精神看稿改稿了,一坐下就沉浸其中。改改读读,将近三个半小时,总算找不到一个错处了,暂时这样吧。
最后,查重也过了。才敢把作业交给老师,说:老师,我怕我眼花了,请你再帮我审审吧!
这,就是我学习写小短文的经历。学习的过程,我是专注的。我的学习收获嘛,还要再仔细斟酌,总结好了再写个八百字的心得体会。
我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我真的想:要是能把一个小时当做两个小时来用的话那该多好啊!我感觉时间不够用了,就像钱不够用的时候想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这是异想天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