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妞爸喝了点酒,坐那准备睡前工作时,我跟妞正在讨论学习安排,妞爸突然冒出一句话,妞妞的智商是不高。
我一愣,很想让他把这句话吞回去,妞在一旁继续看书,若无其事。我试图缓和,说,怎么就不高了?妞爸继续不以为然,连面积都算不对……
我说哪里就算不对了,你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奇怪的,我的气势莫名就有些弱。我说妞是犯了计算的低级错误。
妞大笑,低智商的人犯低级错误。看来,她早已妥妥的把我们的否定收入囊中,怪不得那天早上我故意夸她激她,反而适得其反呢!
到底怎样的赏识可是让孩子体会到赏识呢?有时真的很难把握。也许你刻意在很多细节表现你的欣赏,但是一句话却可以暴露你所有的真实态度。
小妞真实智商如何不再是关键,让她感觉到自己的智商,或者说对自己的信心却并非一日之功。小妞会说,谁谁就是好学生。我说,是不是老师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她。妞点头,孩子总是知道,欣赏不是简单的表扬积累。
妞说,一个语文组长的话都可能让她吓得哆嗦,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何时变成这样的胆怯呢?老师的赋能很厉害,只要你作业完成不合格,多抄写几遍,看你乖不乖?很惭愧,作为家长的我们,因为签字不过关,让小妞抄写好几次了。
妞说,我真的觉得学习是很艰难的事,我总是感觉搞不定,好累。妞爸看她的学习状态,已经开始失望。我却知道,这真的可能成为恶性循环。孩子学习的小问题不解决,真的可能像她自己说的,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因为这锅汤,到底怎样搅拌,锅勺不在孩子手里。
我急躁的是她的慢,她一磨蹭,我的情绪按钮就触发了。妞爸急躁的是她的粗心,满不在乎。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无奈全靠这两样武器帮助了。这又是一个循环。
怎样破局呢?还是要在妞可怜的游戏时间挤出来,唉!不管怎样,关注孩子此刻最真实的感受,从此处下手吧。
我需要明白的是,妞真的是很普通的孩子,她有学习的困惑,有生活的困惑都是正常的,我凭什么要求,我不作为,她就自动学习呢?
孩子的自我意象,也许会因为我们的看高或看低有所影响,但影响的发生一定会与她自己对自身程度的判断结合,这也要综合评价,综合采取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