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学习18
输入驱动输出 输出倒逼输入
我听到
输出是从内部到外部的过程,例如我们工作的产出,写的文字,做的事情,说的话,我们的表现,输出是一种外在的可呈现的形式。我们谈论持续行动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每天做输出,如何想每天办法输出,是不停的把我们的想法思绪储备整理出来。
输入是启动我们的大脑并且往里面写入有效信息的过程,凡是涉及往大脑里面扔东西的行为都可以是输入。输入是内部体系构建的关键,想着自己内心构建系统,就需要往大脑里运送钢筋水泥,在合理的蓝图引导下构建自己的摩天大楼,当我们有了一个稳定系统,才能稳定的输出我们的力。
倒逼就是:利用我们的需求,利用我们对痛苦的逃避,利用我们对快乐的追逐来倒逼我们的行动,例如我不去做某件事情就会感到很丢脸,没有输出就会感到很痛苦。
一直以来人们告诉我们的是你要先输入得足够多才能有输出,但是我却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听却无用的逻辑,好听是因为理所当然、非常正确,无用是因为我们的完美主义往往作祟,于是迟迟不会行动从而不会产生效用,同时这样的理念让我们无意当中把门槛抬高,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为输出做好准备,所以我们会一直陷入做准备的泥潭当中。
我认为只要具备基础的知识就开始做输出训练了,通过输出倒逼输入,通过输出反过来激励我们的输入,我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而且符合我们成长进步的规律,不过以往我们可能会忽视输出倒逼输入的训练,没有真正在试上练,所以非常容易纸上谈兵,这个是切合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我们要时刻牢记,利用把输出倒逼输入的思路运用到生活中,能够产出非常大的力量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想到
我理解的[输出倒逼输入]是一个用行动来驱使和实现结果的一个呈现,用通过行动的方式反过来逼我们学习。输出是行动,输入是学,学习带动行动。
对于学习成长的过程,我们或许可以先扔掉一些所谓的应在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没有应该,只有开始做了才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更好去做,成长是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学习体验跟别人的并无可比性,我们唯一能比的只有持续性,和如何让持续性做得更饱含质量,但我们如果局限于纸上谈兵只在乎理论不注重实操,那么我们就没办法支撑起我们如何利用成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复利。
例如昨天我写总结的时候我感到有些难写,但我还是用当前的理解去写了,写完了发现自己知识不足,驱使我去搜索一些一些学习知识,那这能不能算(输出倒逼输入)?
对照生活我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过去不理解事情是做了才会有改变结果,而不是单纯的靠想就能改变,以前也会想得很理所当然,但是会意识不到生活是个复杂系统,也没有自我察觉意识,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靠过去接触了几节心理课知道了一些道理,现在我把那些知道的道理称为碎片,这些碎片虽然是收集了,但是我并没有能运用到我的成长和生活当中,因为我并不知道运用这些知识需要有一个系统去消化以及输出,所以我即使知道也无法为自己所用,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没有成长,智慧与知识水平跟不上,直到我遇见这本书,我会发现成长和生活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的,你想要进步你就必须通过学习,都是很有步骤以及逻辑一步一步来的,光靠从课堂上听的一些自己认为对自己有利的话其实作用并不大,因为这个过程中你选择了有利于自己的,而选择忽视了困难的,所以是不完整的,类似你想盖大楼却不想好好地基一样,而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