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学家利福德·盖尔茨提出“内卷化”概念:个体或者系统,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
在瑜伽修习中,如果长期处于内卷化状态,长期停留在简单重复,没有进步、没有发展的轮回循环中,非但达不到学习瑜伽的初衷,还会因为没有成就感而轻易放弃,前功尽弃。
能够坚持长期有效的练习,要培养自己成为成长型心态。
在瑜伽课堂上总听到有新学员问老师,看别人做各种体式很轻松,我为什么那么吃力?
殊不知轻松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自律养成、是历经严寒酷暑的不懈坚持、是抻筋伸展忍受撕裂般疼痛的磨练,是经受大汗淋漓泪洒瑜伽垫的刻苦训练。
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起始不要设立太高目标,避免比较,不要急功近利。
培养兴趣,设立可行性目标。内心欢喜,不过分注重结果。端正心态,聚焦当下,了解自己的身体,专注练习,认真听老师讲解,听从老师口令,通过一招一式的体式练习,通过呼吸控制练习让大脑,身体,心灵获得平静。坚持,自律,更容易达到目标,走向成功。
培养好奇心。体验,探索自己的身体,提升自我认知,增强创造力,化解瑜伽习练中碰到的难点,和自己的身体不断对话,不断和解,熟悉了解自己的身体,通过瑜伽练习,改善内心状态,让身心达到平衡,对自己自信,对身体自信,最终让身体为我所用。
注重过程,学有所得。在日复一日的瑜伽体式和呼吸控制的习练中,感知意识身体的变化,找到体式不足之处,习练体式的缺点和缺陷,及时和老师沟通、学习,加以改进,精进,提高。不经意间,欣喜随之而降临,身体轻盈了,柔韧了,力量加强了,以前做不到的体式轻松做到,自觉的向高价体式迈进。通过对呼吸控制和专注中,培养对身心的觉知,进而从内知晓自己的真实需求,达到从内到外的健康和宁静平和的状态。
在学习的瑜伽的过程中,克服了懒惰的习性,良好的运动习惯,使生活中的我更加自律,养成了管理时间和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提升了自我认知水平,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觉察自己所需和意愿,因为充实不再困惑没有迷茫,生活有方向,学习有方向。
希望通过瑜伽不断的习练,学习生活的哲学,去除浮躁,减少欲望,返璞归真,洞穿物质的本质,从“我为物用”变为“物为我用”,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谦卑对人。实现身心灵的由内而外的宁静,内心有力量,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