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大一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英语风暴集训营,给我们讲课的学姐学长们很牛。
他们曾在集训后实战时身五分文跑到北京、上海自我生存挑战,并且拜访了一些企业家,在短暂的一周内,四个人组建的团队凭借智慧,赚到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时,我想变成学姐学长那样的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勇敢地去外面闯荡。于是,向同学东拼西凑地借了一千元,果断加入了集训营。
集训营地在一座破落的技校,没有热水,没有食堂。正好赶上数九寒天,冷得要命。而我们当时的任务是: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四千米的晨跑,去校外抢着买咸菜热馒头吃早点,然后发疯似地学习,开会记笔记到凌晨一两点。
那时,我很自豪。
因为从来没如此努力过。
一次集体活动,要求几十个人挽着肩膀低着头围成一个大圈喊口号:“我是最棒的!”那天,鹅毛大雪,北风狂吹,大家却热情似火。突然,我感觉呼吸困难,没有了劲儿,只是勉强着和大家一起喊口号,做动作。“砰!”两个同学几乎同时晕倒在地。
他们被送去医院,其他人训练继续,无人问津。
几天之后,训练结束,好多同学因为上火,长了口疮,带着满身激情,背上行李回家。
2
离开集训营时,我已经身无分文,为了尽早还清债务,连坐公交车的钱都舍不得花。瞒着家人在外找工作,小城市的工作机会并不多,在快露宿街头,准备向警察叔叔求救的时,一家东北米线店的老板收留了我。
在米线小店里做服务生,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的第一份工作。
米线店的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大叔,老板娘打扮入时,脸上堆满笑容,热情地招呼顾客。
老板有时会自豪地对顾客说:“我们这个店卫生要求很严格,你看,就连服务员也医科大学的学生,切肉、洗菜、打扫卫生,样样在行,专业人才。”我在厨房切洋葱,隐约听到老板的一番话,想到老板夸张的表情,不禁泪流满面。
老板娘是个优雅的女人,平日对我也很好。直到那一幕发生,才让我领略到她“优雅”的内涵。她竟然一把捞出泔水桶里的鹌鹑蛋,在水龙头下象征性地冲洗一番,动作娴熟地放到还没出锅的米线里。厨房里香气弥漫,烟雾缭绕。
“这锅米线煮好了,小韩,快给客人送过去!”
我尴尬地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她。她瞪了我一眼,立马笑盈盈地端着米线走出了厨房。“您要的肥牛金针菇米线来了,请慢用哦!”
吃晚饭的时候,老板娘一个劲儿地点拨我。“这年头做点生意不容易,尤其干餐饮。有些东西就不能浪费,要学着节俭。”
我想反驳,可那是多余的。
三天后,我决定辞职。老板说我违反了规矩,以不发工资为由,威胁让我继续干。什么规矩?教我欺瞒伪造,坑蒙拐骗别人,获得蝇头小利的规矩?
我提着行李走了,头也没回。
3
坐在火车上,抱起那本集训营的英语书,失声痛哭。我不禁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追求的生活吗?
一星期的魔鬼训练像是梦幻的励志片,我们大喊自己是最棒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一出手就会笑傲江湖。短暂的打工经历,打碎了这个梦,让我重新认识到现实。现实里我只不过是一个端着盘子,洗着菜的服务员,差点为了苟且抹掉良心的人。
我没有成为像学姐一样的牛逼人物,更没有身无分文闯荡大城市的勇敢,只为了攒够几十块钱的火车票流浪他乡。“我是最棒的!”“生命源自于对梦想的卓越追求!”这些烂在心里的口号,那些追求理想的疯狂岁月,终于在我收拾行李时,一并打包,带走。
我没有成为合格的打工者,没有遵守老板的规矩,也没能坚持学习到老板娘的处世哲学。几年以来,却记得那颗在锅碗瓢盆里流浪的鹌鹑蛋,多像那时流浪的我。
4
后来,我回了家,把这一切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别羡慕别人,你不是他们,管好你自己。”
时间久了,也释怀了。虽然没有蜕变成为想象中的模样,却体会过拼命努力的感动。没有学会小商贩的精明,却坚守着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没有为第一份工作坚持,却学会为了原则勇敢地拒绝。
之后的日子,我去北漂,去旅行,去做义工,随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走向远方,不去艳羡别人的精彩,也活出了自己喜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