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1724-1805),河北献县人,姓纪,名昀,字晓岚,四岁读书,二十四岁中举,三十一岁中进士。
纪昀勤奋刻苦,学识渊博,博闻强记,“无所不通”,是清乾嘉时期一位身居高位、饮誉华夏的著名学术大师。他生性坦率,聪颖幽默,在其平生、身后留下了不少诙谐风趣的逸闻趣事,加之被一些文人墨客渲染夸张,便有了“风流才子”的美称。
平生趣事多多
纪昀应对敏捷,喜好滑稽,有关他的逸闻趣事,在清代史书、杂记中不乏记载。现列出数则,以窥一斑。
一次,纪昀与和珅同去一同僚家聚会。和珅想当众出风头,借机贬低纪昀。他指着主人墙上挂的一幅画有一小狗的画,问纪昀:“是狼(纪昀时任侍郎)是狗?”纪昀不动声色答道:“尾下垂者为狼,上竖(尚书)是狗。”(和珅做过尚书)一席话,说得满座捧腹大笑。
后来,和珅在沧州建了一座花园,去请纪昀题匾。纪昀对和珅倚仗权势营私舞弊一直不满,但有碍于乾隆帝对和珅的宠信不便拒绝,故题了“竹苞”二字。和珅一直以为是祝颂之词。日后大学士刘墉回山东路过沧州,看了此匾后大笑不止,问是何人所书,又说“非纪晓岚不能为此。”和珅问是何故,刘墉指着那匾说:“竹苞者,个个草包之谓也。”
某天纪昀与大臣们在朝房里等待乾隆帝接见。由于时间久了,大家甚感疲倦。纪昀便说:“老头儿为何这么长时间还没来?”话还没说完,乾隆帝已轻轻走到纪昀身后,高声说:“老头儿三字么讲?”纪昀从容摘下朝冠跪在地上回答:“万寿无疆称老,顶天立地为头,父天母地为儿。”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浙江有父子二人同举戊子乡榜,浙江方言父戊同。于是有人出上对“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数年竟没人对出下联。以后纪昀会见浙江人氏,大家都举此联征对下联。纪昀说:“这不难,本地风光亦有之矣。‘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大家齐赞纪昀所对下联绝妙。
一日,乾隆帝召见纪昀赐饮,兴致来时出对取乐。帝说:“两碟豆。”纪随答:“一瓯油。”帝改口说:“我说的是‘两蝶逗’。”纪随答:“我答的是‘一鸥游’。”帝又说:“花间两蝶逗。”纪接答:水上一鸥游。”
乾隆五十年(1785)时,帝在乾清宫召开千叟大宴,其中有一位一百四十一岁高寿老人。帝以其高龄为题出上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要纪昀对出下联,必须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还要对仗工整,不准用重字。纪昀不假思索,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岁春秋。”(七十岁称古稀)在场达官名流,齐声叫绝。
纪昀常说:“世间书籍中语,无不可成偶者。”有人说:“唯女子与小难养也。”纪昀答道:“有寡妇见鳏夫欲嫁之。”又有人说:“孟子欲为臣而归。”纪昀答道:“伯夷非其君不仕。”纪昀用典对联,真是信口拈来。
经学大师戴震,中举后会试不第,纪昀则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两人切磋学问,交谊甚厚。当时正值盛夏高温,纪昀递给戴震西瓜解渴消暑。纪出上句:“吃西瓜籽往东放。”戴震吃西瓜时《左传》正放在身边,于是信口答道:“看《左传》篇向右翻。”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纪昀为乾隆朝一代大儒,加之他平时对文人多方帮助,故深得文人敬仰。一次科举考试刚结束,前十名考生诗句及姓名就流传到社会上去了。因此,引起御史参奏,乾隆帝召见纪昀查问究竟。纪昀不愿连累别人,便回答道:“臣即泄露者。”乾隆帝又追问其原因。纪昀说:“书生习气,是佳作必久吟咏,阅卷时或记诵其句,出而欲访为何人手笔,则不免于泄露矣。”帝听后,认为纪昀讲得合乎情理,遂不了了之。
纪昀年轻时颇为自负,曾对人说自己无书不读。夫人马氏问他:“君自称无书不读,可曾读过皇历?”竟把纪昀问住了。于是他找来皇历仔细阅读,居然过目成诵。中进士后,有人把此事告诉了乾隆帝。帝叫纪昀当面背出六十年的皇历,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
纪昀不好饮酒,从不吃米,偶尔吃面食,酷爱吃肉。吃饭时,有猪肉十盘,熬茶一壶即可。也有的书说他“年八十犹强健如常,食肉十数斤,终日不啖一谷粒,真奇人也”。
纪昀喜好抽烟,“其烟枪甚巨,烟锅又绝大,能装烟三四两。每装一次,可自家至圆明园,吸之不尽也。都中人称为纪大锅。一日失去烟枪。公曰:‘毋虑,旦日至东小市觅之自得矣。”原来此烟袋锅在京城没有第二支,别人得了也没有用场。
学术成就辉煌夺目
纪昀的一生,除中年曾一度坎坷外,总的来说是官运亨通。但他为人们所称颂的还是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其主要代表作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阅微草堂笔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官修书目,共收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共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另有存目书六千七百六十六种,计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纪昀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起担任全书总目总纂官,直至乾隆六十年(1795)全书书目告竣刊印,二十多年间“全书体例,皆其所定”;纂修们所撰各卷提要,均经纪昀“笔削考核,一手删定,为全书总目,裒然可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告成,清帝下令进呈表文刊入全书卷首。纪昀撰写表文时,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其中“条分缕析,纤悉俱备”。同事们纷纷争先阅读,莫不叹服。表文虽署有纪昀与陆锡熊两人名字呈上,但皇帝未阅完表文,就对众大臣说:“此表必纪某所撰。”下旨嘉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继承与发扬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优良传统,成为古代目录学史上的巅峰之作。纪昀为该书的问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纪昀)一生精力,悉注于《四库提要》及《目录》中,故其他撰著很少。”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名作,共计二十四卷,是他五种笔记《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合刊。始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历时九年,近四十万字。书成时纪昀已是七十五岁。笔记文学作为一种文体,起于魏晋,但发展高潮则在清代,其代表作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是纪昀在京城宣武门虎坊桥宅院书斋名称。《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追录一生见闻“时作杂记”而成。该书内容涵盖地方风土人情、仕途变幻、典章名物、狐精鬼怪;访录面极广,上起官亲、师友,下至吏役、士兵,集故事一千余则。该书中对宋儒道学家的迂执虚伪、昏官污吏的骄横不法,多持嘲讽揭露态度。同时对人民疾苦、下层民众的聪慧胆识,该书均有不少反映。
纪昀自称:自四岁至老,未尝一日离笔砚。他在晚年自题联中说“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如蠹鱼。”这可说是他对自己绝妙的自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