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懒散来自家长过度干预学习。
家长的过度干预,让孩子觉得学习不是自己的事,学习也不愿意动脑,一旦脱离了父母,学习的能动性就特别低。
2、孩子懒散来自获得答案和结论的方式大简单。
低年级的孩子,即使上课不专心,课后父母辅导一番,考试分数和班上其他孩子没多大差距,但是到了高年级就完全行不通了。
3、孩子懒散来自家长的纵容。
“偷懒”是孩子的天性。普通孩子从被动到主动学习,都有一个过程,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督促和付出。
小学阶段,请狠抓孩子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习惯的差异。避免“积懒成笨”,就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以前是孩子学习路上很关键的时间,这是孩子在学习上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未来会轻松不少。比如合理规划学习和玩乐时间;让孩子学会专心在一段时间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懂得预习复习;整理错题集;坚持课外阅读等等。
这些习惯和细节,才是“盯”孩子学习的关键
如果把成绩比作是大厦,好的习惯就像是牢固的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造出好房子。
习惯好了,不怕孩子“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