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篇:
上学时,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之后回到学校,同学们都会分享从家里带来的妈妈牌美食;而我每次自个儿买一些带着,分享的时候不至于什么都没有...
工作了结婚了,每当朋友们提起回妈妈家吃饭,看到朋友的妈妈每天到家里做饭送饭,我羡慕不已…
许久以来,我渴望着吃上妈妈做的饭菜,我羡慕身边的朋友们...即便我早已为人母,这个未满足一直在那里,眼巴巴地...
终于,某一天,我开始用心地为我的小女孩做饭...慢慢地,那个渴望吃妈妈牌饭菜的小女孩,摇身一变成为了为小女孩做美食的妈妈!对,我终于放弃了对于妈妈牌饭菜的渴望,那个内在小女孩被自己为人母的用心所感染,不再痴迷和妄想,相反,妈妈角色的回归,让我体验到“食”的乐趣和滋养...
2020.6.7
今天再次尝试做千层,草莓没有买到,用芒果代替;因为买了懒人饼锅,因此制作的前半部分很顺利,然而,打奶油又失败...比上次好点,但是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晚饭后收拾厨房,我很郁闷地把打奶油机器扔进垃圾桶!自从买来,有五六年了,就一次没成功过,无论它坏没坏,反正我就要重新换一个,结束我奶油的悲催经历!不过两个娃吃着说很好吃,饼子和芒果都不错,就是奶油过于稀薄了一些...
今晚新菜品是孜然牛肉,腌制的同时我在做千层,一晃时间腌制的有些长,稍微咸了一点,但是味道不错,老公和娃们都吃光光了…我晚上不吃饭,只吃各种水果,因为我判断我的作品的方式:1. 通过食客的反馈和剩下的菜量来判断是否美味;2. 第二天午饭品尝,我准备的晚饭饭量偏大,正好作为我第二天的午饭,很完美的安排!
沉迷于制作美食的这段时间,自己有很多的心得和收获,此刻想来,真的满是感动...
制作一道美食,准备一桌菜,这个过程跟管理公司没啥区别,就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新菜品,我会翻看几个不同做法的视频来学习,然后综合他们所有的精髓,其实是根据我自个的喜好所选取的部分,比方视频说要加入金针菇,娃不吃那么我就换成银耳,再比如一个视频用白醋,一个视频用陈醋,这个时候我就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喜好来判断和决定...心里有了理想的制作过程,立刻用笔记录在我的食谱上面,这样方便制作过程中看一眼提醒自己:别落下某个材料,下一步该做什么等等。这是有关学习的一种态度,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有“学习型”的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吧?目前自己的这种方式还是比较成功的,而且选择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因此最近对于美食的品鉴和感受也有进步!
再来说说制作过程:清洗,配菜,备好材料,制作,装盘...有时候发现只需要一点点菜就可以做一道美食,有时候却发现为了得到想要的制作结果,要浪费许多材料,比方做寿司和蛋黄酥时只要蛋黄不要蛋清。最近体会到,制作的程序很重要,清晰的每一步,能够让头脑保持冷静,还会有看得见的小小成就感和愉悦...
对于食,很多未知的领域待我去体验和发现,开辟此地记录每次的点滴收获和感想…
PS:刚刚的觉察,以后附上自己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