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碎碎念:以前上中学时老师也要求要过几篇读后感,老师给的框架就是先写全文概要,再写自己的感受,那时候总觉得这种模式哪里怪怪的,但是说不出,总是自己看一看网络查一查,最后对凑一篇了事,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会主动写起读后感,从被动到主动,现在的这些感受似乎像溪水,从我的脑海里、心田里流出,那么自然而然,我虽然不太记得全书概要,只想就打动我的部分娓娓道来,但我想感受是个很私人的事儿,写成什么样都不过分,因为看书的人不同,感受自然不同……不论对错……
第三章 了解你的表现-谈话的潜在障碍
作者:当有人在我们十分在意的事情上惹恼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某种特定的形式展开谈话。
我说:作者在文中举了个例子:老公下班回家进入车库,发现妻子没有关灯,心里的无名之火噌的点燃“说了多少次,总是记不住”(先生是环保主义者),他走进家,看到正在厨房做饭的妻子,可想而知他的语气:“你又没有关车库的灯”,在老公说下一句话之前,妻子开口道:“昨天早上我看到浴室的灯没有关,你知道我接下来怎么做的吗?我只是把它关掉”。这样的对话在家庭生活中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太容易用固定思维去想、理解一件事情,这对解决事情本身毫无帮助。
作者:我们怎样才能看清自己的状态?水里的鱼感觉不到水的存在,同样,我们往往也不了解自己的状态,不了解它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以及它如何决定了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我说:我怎样才能看清自己的状态?我怎样才能更了解自己一些?这是我最近几年一直想要知道的,当然在这条自我觉醒的路上也行进了一段距离,当我越了解自己,就越能与自我和谐相处,一个人能与自己更好的相处,越能集中更多精力做事情,实现人生目标。
作者:察觉我们的状态需要勇于放下身段,付出努力。我们的状态决定了我们会做什么、说什么,也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包括所做的事情和所讲的话。这些行动又会影响到我们的世界。
我说:不得不在这里讨论事实与感觉的问题,自从我开始区分“事实”和“感觉”,感觉生活轻松了很多,不再容易被“感觉”伪装成的“事实”所伤害,这样说比较拗口,举个例子:“我上周开着我爸的车擦挂了我和团子爸的第一辆车—小白,团子爸对于小白的感情很深,在上面投入的金钱、感情都比较可观,开了三年一点擦伤都没有,得知我刮了车子以后,团子爸看完车况,气到不跟我说话,我知道他心里暗暗骂我真愚蠢,虽然我也非常懊悔,但是对于他接下来几天的情绪发酵,我还是有点招架不住。如果换做以前我肯定也会觉得他没那么爱我并且联想一些消极的细节,自怨自艾,自我可怜。但这次我完全理解感受,这是感觉,不是事实,如果换做他在我心爱包包上划一个口,我估计我发作的更为厉害,这么一想就豁然开朗,不为难别人,更不为难自己”。
作者:我们的想法和感受能制造出一种内心的氛围。
我说:以前有句话“你是什么就看到什么”,只有体会过才知真假,自认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欣赏别人的长处,因为这一点也曾接受到不少陌生人或者不太熟的人的善意,更重要的是相处更愉快。
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状态,从对方的角度观察“我”的状态,从旁观者角度观察自我。
我说:不断反思,不断去调整,总能找到合适的节拍。抽离出来看问题,最早是从一个演员了解到这个想法,他当时阐述这点是关于表演,他说在演戏时有两个自己,一个在演,一个在看,根据双重反馈的信息去调整,最终达到一个满意的状态。后来,我在陷入沟通僵局或者自我纠结时,也会抽离看问题,本来的自己会更专注细节,而抽离出来的自己能更多地关注到全局,这为我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思路去看待一个问题。
始终提醒自己,让理想(想要的未来)与状态(当下的行为)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