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一篇前段时间我写的一篇关于“保持理性和反省智商”的文章
聪明的俞敏洪老师说雷人傻话,他那晚到底怎么了?
11月18日,在上海2018学习力大会上,聪明睿智的新东方俞敏洪校长说出了这样雷人的话:
“衡量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标准,都是这个男人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的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所有女生都说,中国男人我就要你赚钱,至于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国男人都变成良心不好、但是会赚很多钱的男人。这正是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在说女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可见,在俞老师看来:
1)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就是看他会不会赚很多钱。
2)就是因为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评价标准就是看他的赚钱能力,所以这是不对的,这是堕落的。这种堕落的择偶标准,导致了整个中国的堕落。
但凡有点逻辑的读者也会发现俞老师的观点欠妥, 现批驳两点:
其一,没有统计学的数据,俞老师如何能断言:现在大多数中国女生挑选男人时,’唯一’或’最重要’的标准,真的就是只看或极其看重男人的赚钱能力呢?毕竟社会上女性择偶的价值观形形色色,社会学家想要得出当前女性的择偶标准,怎么也得进行大规模人群的抽样统计分析吧?而且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真的许多都无法进行重复验证,因为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不得而知,而且调查对象的答案是否真实,又是第二难题。俞老师武断的结论恐怕很难使人信服。
拿社会上流行的理想男友标准’高富帅’来讲, 至少,男人的身高和长相,也应该是女生择偶时,也同样看重的吧?
网上曾经有针对90后女生愿不愿意嫁给马云先生的民调。百度上的结果是:真的不是每个女生都想嫁给马云这种不高不帅其貌不扬的大富翁的。如果你还记得在马蓉王宝强离婚狗血剧中,谁是第三者,你会发现,王宝强被扣绿帽的原因并非他缺乏钱财。是啊,男人外表的’高’和’帅’,许多时候,会比’富’,对女生来讲,其实更有吸引力。俞老师,聪明如您,怎么还没明白这一点呢??男人的“高”和“帅”(高富帅),连同女人的“白”与“美”(白富美),属于雌雄动物之间从视觉感官带来的底层吸引力,而“富裕”“有钱”“多金”,则属于人社会层面的吸引力。真相是:越是底层逻辑,往往越具有颠覆性作用吧?我们知道,在动物界,许多动物选择交配对象也是看着对方的健壮体型或者毛色或捕食筑巢能力,这些原则大抵也适合人类。
其二,即便女人择偶真的首先看男人是否赚钱,也不至于就推导出:女人因为看重男人的赚钱能力,就会完全忽视掉对方的人品,从而简单粗暴地推导出这样的结论:现在的女生都堕落了,所以我们国家也堕落了。女生看重男人赚钱能力,与同时也看着男人的人品修养,其实一点并不互相排斥,二者并不矛盾的呀,俞老师。
所以,俞老师讲那样一段傻话,显然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他的结论仓促而拙劣。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接受了北大的高等教育,又将自己的新东方事业做到顶尖,一向正念的青年导师俞老师竟然会犯这样低级的言论错误呢?
我的分析是:一个人的婚恋价值观,基本和Ta接受的大学教育无关,尤其当他/她的专业不是婚恋或心理学领域时,Ta的婚恋价值观处在一种未经外界普遍检验和自我反省的矇昧未知领域,所以他在这个懵懂领域说傻话、办傻事属于正常。事实上,一个人对异性的认知,会更多地会受到原生家庭和自身经历的影响。
俞老师曾在过去公开演讲中,多次提到:自己在北大整整五年,过着五年没人爱的孤单生活。以下是他的原话:“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
他还提及过:他曾经持续帮一个心仪的女同学打开水,也帮其寒暑假接送火车站拧行李包,可是后来这位女同学竟然毫不客气地让好心的俞老师“顺便”也替她的男朋友把包给拧上。你可以想象俞老师当时心中’一千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时的深刻画面。
因为穷,因为自卑,因为恋爱期间的苦闷不得志,所以俞老师笃定女粉丝们后来喜欢他,是因为他有钱了,而不是因为他办好新东方学校这件事体现出来的他的高能智慧,也不是因为他后来在各种演讲或文章中,让众粉丝了解到俞老师是一个学识丰富,幽默风趣的人之后才爱上他的。在他的心目中,他自己是否有钱,被他锚定为女性爱不爱他的唯一或最重要的标准,这就是典型的 ’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的选择性偏倚。他这种偏倚,跟他所受的北大高等教育无关,因为大学里不教这门课。他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基于自己的个人的恋爱经历,得出了以偏概全的结论。这个认知边界,与他所受的高等教育无关,与他N亿的身价也无关。只要是一个人,不论他多么聪明,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认知局限,这个真的难以避免,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君不见,前几年那个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对其外籍太太下狠手多次施以家暴。 李阳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说得一口漂亮的英文,也是许多人的偶像,可是他在对待自己爱人的态度,以及后来在媒体上被现场观众质疑时,他回应现场观众“怎么你也要打我?”的回答是:”对呀,你想试一下吗?让你上来(挨我揍)是给你面子”。这种粗俗低级,傲慢无礼,和村里的文盲泥瓦工张三在打牌赌钱回家后,心烦意乱时将自己老婆暴锤一顿的举动毫无二致。
那么,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第一:年轻人在寻找男女朋友时,不要自认为对方学历高,就意味着对方是一位知书达理和尊重异性的绅士。真正鉴别一个男人是否可以成为好老公,好孩儿爸,还是看看他父母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他的成长恋爱经历吧,看这些比盯着他的学历或薪资单,会更靠谱。
第二,某一领域的高智商和高成就,不代表这位聪明人在别的方面不会犯傻。所以当你在选择配偶或合作伙伴时,或者自己决定投身于新领域时,请记住鉴别这个人聪明才智的适用范围:即哪些是Ta经现实验证过的聪明才智,哪些还暂时不是。
例如:我有一个朋友,一家公司的CEO,名校硕士毕业,事业家庭超成功,在2015年股市中,他融资加杠杆,损失了五千万的家产。
又如: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南海公司的股票买卖中,一开始赚钱后,他几乎动用了一生的积蓄。但不幸的是,正当他动用一生的积蓄后买入不久,南海公司的泡沫就彻底破灭了,他为此在垂暮之年,亏损了足足2万英镑,相当于他在剑桥大学任教100年才能赚到的薪水总和!牛顿失意困顿时,不免感概:“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牛顿肯定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之一,但其投资行为表现得就像一个傻瓜。著名的文学家马克·吐温投资过许多项目,但最终都宣告失败。
这些事例都表明了“理性障碍”在聪明人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可见,有智商不一定有理性,聪明人在风险投资领域、在婚恋领域等极度考验人性感情与理智平衡力的地方,也常会犯错。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1)他们由于过度自信倾向,2)从个体经历以偏概全地得出其他人也“同理可得”。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则是需要意识到自己聪明才智的适用范围,保持适度反省智商。切莫因为自己读过牛校或在职场获得一些成绩,就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在其他领域也无所不能。保持理性和反省智商,是所有人之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