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矛盾,一开始大家还能冷静的就事论事,但慢慢的矛盾逐渐升级,开始指责,开始歇斯底里,甚至不可开交。到最后,双方冲突的焦点,已经和最初的矛盾,差的十万八千里了。
在中国最典型的就是婆媳矛盾、母子(女)矛盾等家庭矛盾。
解释矛盾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这里我还是推荐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的“冰山”理论。萨提亚认为,我们的行为,就是冰山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但造成我们“行为”这个结果的成因,是冰山下面深厚的心理动因。萨提亚认为冰山中任何一个层次被改变,都会带来其他部分的改变,从而松动整个冰山。
今天我介绍一个活动,帮助松动冰山中“观点”的那个层次,也许不能最终化解矛盾,但起码能让矛盾不会升级到歇斯底里的程度。
这个活动叫拓展圈圈。
生活中有些困扰和争执,不仅发生在两个人中间,还会影响到第三个人。
这个活动参与者ABC三个人(ABC不是即将讨论的议题中的角色,如果困扰是有关家人的,就找其他伙伴来做这个活动)。
大家各自找到一个议题,这个议题涉及到自己、对方、未来人三个人。
(未来人的意思是,自己与对方发生冲突时,所做的决定会对其产生影响的人。)
三个人轮流说出自己的议题,议题是最近正在发生的事,并且对自己产生了困扰。
每个人将依次从三个角度来描述这个议题:
第一个角度:自己
表达自身的经验与观点,包括自己对这个困扰的感受。
第二个角度:对方
使用一个与自己看法非常不同,甚至有点对抗的角度。先介绍他们自己,然后把自己当作那个人来讨论议题,并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说。
第三个角度:未来人
用一个会被现在所做决定影响到的未来人的观点发声。先介绍他们自己,然后把自己当作那个人来讨论议题,并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说。
以下是示例
A—小樱的困扰:
今年春节想要带着孩子跟老公一起回老家过年,可是跟老公说了,老公很犹豫。因为公公婆婆住在上海,虽然他们来自同一个城市,但是公公婆婆常年居住在上海,已经很少回老家了,也跟老家的亲戚朋友少有来往。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老公担心过年不在家他们没人照顾。
小樱说:(自己)
我是为你着想,你那么多年没有回老家了,你的同学你不想见一见嘛。再说我们平时都在上海,每天都能见到你爸妈,春节一年就这么一次,几天不见你爸妈也没有关系吧。如果你不和我一起回去,我会很失望的。
小樱站在老公的位置说:(对方)
我是老公。我知道过年你想回家,你爸不在了,回家陪陪你妈也是应该的。可是我爸妈身体不好,留他们单独在上海我不放心。这让我很为难。
小樱站在婆婆的位置说:(未来人)
我是婆婆。你过年要回家就自己回,还要拐带我的儿子和我的孙子,你说过年你们都走了,让我们老两口怎么过。你们不在,我会想念孙子,也会觉得空落落的。
B—小鸿的困扰:
和自己妈一起带娃,都说母女没有隔夜仇,可是我说什么我妈都不听,一天到晚把娃裹得跟一个粽子似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小鸿说:(自己)
小孩子没有那么怕冷,少穿一点不要紧的,你给他穿那么多,他悟出汗来再被冷风吹到,才会着凉。我说了你都不听,我很生气。
小鸿站在妈妈的位置说:(对方)
我是妈妈。我还不是为你好,小孩子不保护好,他生病了,你不是跟着受罪。再说小孩子生病多可怜啊,你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带你的,你就没怎么生病。你也不听我的,我非常不满。
小鸿站在儿子的位置说:(未来人)
我是儿子。我不冷,听妈妈的,但是我不要妈妈和外婆吵架。你们吵架时,我好害怕。
C—燕燕的困扰:
最近看了一些文章说吃素好,我很想吃素,而且看到杀生的场面会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婆婆坚决反对吃素,说女儿会跟我学着也吃素,她正在生长发育怕营养不够。
燕燕说:(自己)
我想吃素,我身边好多吃素的朋友,看起来很健康。我觉得吃素让我安心。
燕燕站在婆婆的位置说:(对方)
我是婆婆。你都这么瘦了,还吃素,我看着都着急。你是不是嫌我烧的菜不好吃呀,没事尽整幺蛾子。你女儿跟你学,怎么办,她还要长个呢。
燕燕站在女儿的位置说:(未来人)
我是女儿。妈妈你为什么要吃素,肉多好吃呀,你吃一块嘛,吃一块嘛,你不吃我也不吃了。妈妈是不是我不乖,你就不吃肉了。
在说三个不同的角度时,ABC顺时针挪动位置,当我们身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想法和观点也会跟着变,这会帮助我们找到新的角度理解这个议题。同时当有另外两个伙伴倾听时,我们会更专注地想到新的合理的角度。特别提示在每个角度时,可以尽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带着对角色的理解来表达感受。
通过圈圈拓展,我们的内在地图被撑大了,虽然困扰不一定会马上解决,但我们看这个困扰的角度多了很多。冰山的一角松动了,我们外在的行为和沟通形态也会跟着变,有时候生活的改变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在《内在冰山的探索》一文中,我介绍过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和我的冰山日记。在心理学里,冰山的隐喻不仅萨提亚在用,老弗爷也在用,我找到一段关于它们渊源的珍贵资料。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与超我、自我、本我,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
1932年,海明威在其纪实性小说《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指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随后在1954年,海明威针对“冰山原则”的运用作了进一步说明:“凡是你省略掉你所了解的东西,它们在作品中依然存在,它们的特质会显示出来。如果一个作家省略掉的东西是他所不了解的东西,它们在作品中就会像漏洞一样显示出来。”1958年受访时,他又对“冰山原则”进行了形象化的概括,他说根据该原则去写作时,“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变得更丰厚起来”。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起初从事教育工作,20岁时已是一位小学校长,她最初所受的训练深受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学派影响,1951年她开始私人执业,并且摒弃了传统个别治疗的方法,转而尝试家庭治疗。
正如海明威所说,“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变得更丰厚起来”。之后我还会介绍一些方法来探索我们的内在冰山,我们知道的越多,越了解自己,冰山就会被我们慢慢地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