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子里一直盘旋着【预习】这个词,对于孩子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非常的重要,一点点方法的不同,就能在后续产生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习惯好,做事速度,写作业速度快,理解知识快,无形之中就多出很多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娱乐,愉悦的身心更能刺激自己轻松地去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而习惯不太好的,就显得时间紧张,总是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知识,慢慢的就失去兴趣,因为学习过程是痛苦的,久而久之学习不好成为自我评价的内容,认为自己就是学不好了,于是乎就放弃了。
我在上学时就很不会学习,尤其在高中,代数、几何、化学、英语头大的要死,怎么努力学习,就是感觉记不住,低水平的勤奋。最近不断的阅读材料和学习,慢慢有所体会,自己上学那会儿如果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好很多。我那时的学习就是课前很少预习,即便是预习了也不知道看什么,上课听讲是听会了,结果下来写作业就蒙圈了。写笔记也很差劲,不会记笔记,下课都是抄同学的笔记,认为完整的板书,自己就能掌握知识。结果事与愿违,投入很大的精力,也不见效果,成绩不断下滑,最终演化成高考前几个月开始看小说,思想抛锚,躲避学习。
这些跟预习有啥关系呢?
-
首先拥有上课前预习的习惯是有很多好处的:
- 1.提前预习知道整本书要讲什么知识,那些能理解,那些不能理解
- 2.提前预习可以让自己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可以在上课前主动思考,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讲解去理解知识,而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思路去记录老师讲的内容。
- 3.提前预习,上课接收的知识量不太密集,有精力去思考并有重点的做笔记
- 4.提前预习可以让自己形成良好的获取信息的习惯,不至于临到课堂上手忙脚乱学习新知识。
- 5.提前预习可以重点概念在大脑中形成印象,接着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拼到最后拼的是记忆力。如何记是重点。
其次,提前预习将要接触的信息或者知识,有助于合理分配时间资源。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学校教育过程节奏很快,上课讲知识快,留作业多,期待用题海战术让孩子们形成记忆。岂不知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本身就有一个过程,天天疲于奔命,学着新的忘着旧的,消化吸收称为奢望。而在进入这种学习状态之前先进行一番预习活动,就会占据主动地位,用上课的填鸭教课和题海战术帮助自己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识。
合理的分配时间资源,合理的配合学习方法,调用学习工具,能让学习过程轻松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时间进行训练的,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技能,形成这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