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块钱引发的 “母女思辨”》

我目前租住的小区,实行着电动车禁止入楼的规定,大家都很遵守,纷纷前往楼下的车棚给电动车充电。

车棚充电需先办理一张电卡,在物业办公室充值后便可使用。这天,我去给电动车充电,才发现电卡余额已耗尽。

于是,我便打算去物业充值30 元,想着高考结束后,我和闺女在这儿最多再住一个月,30 块钱足够支付给电动车在车棚充一个月的电费了。

可谁料,物业工作人员一改往日的态度,板着脸说道:“最低充值金额是 200 块,这是规矩,不能破!” 

我一听,心中怒火中烧,这不就是霸王条款吗!

我在这里住不了多久,充那么多钱纯粹是浪费呀!气愤之下,我扭头就走。

回家后开始琢磨着干脆把电动车推进楼里,在自家屋里充电。

咱住在一楼,推车方便得很,而且我的电动车是普通电池,比锂电池的安全系数高很多,想着应该没啥大问题。

闺女今天正好休息在家,看到我把电动车推回家充电,便问道:“妈,你怎么不按规定在车棚充呢?” 

我随口回道:“物业让充 200 块电卡费,这不是瞎花钱吗?咱在这儿住不久。” 

可闺女不乐意了,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妈,你有没有想过,花 200 块钱买个安全,挺划算的呀!”

 我一愣,反问她是什么意思。

她耐心地给我讲:“家里充电存在风险,虽说概率低,可要是真出事可咋办?200 块钱就能消除隐患,不值吗?” 

我嘴上还是强硬地说:“那哪能那么巧就出意外呢,我觉得在家里冲挺方便,还能看着,又安全又实惠。”

 她急了,说:“妈,你的命和 200 块钱,哪个重要呀?”

我被问得哑口无言,但还是有些执拗地说:“今天就是不想充,就在屋里充吧。”

下午,我准备带闺女去超市,一看电动车还没充满电呢,又想到家里没人充电不放心,就拔了充电器,把车推到了外面。

闺女又问:“妈,你怎么不继续充了?” 

我说:“家里没人,万一充电出事,外人进不来,不好处理。” 

她却说:“妈,你的想法反了。家里没人的时候出了事,烧的只是房子;有人在家的时候出了事,那可能人和家都毁了。”

听到她这么说,我一下子懵了。仔细琢磨闺女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就是缜密,能绕弯子考虑各种情况,不像咱老一辈爱凭感觉和以往经验办事,总抱有侥幸心理。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有时候真得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他们看问题的角度独特,往往能帮我们规避风险、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呢。

经过这次“充电之争”,我开始学着换位思考,尽量把安全放在首位,不再像以前那么 “抠门” 又冒险了。

这 200 块钱的争议,倒给我俩上了一堂生动的 “安全与理财” 课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早要和闺女去医院开点药去。考虑到电动车没什么电了,头一天晚上赶紧把车子推去车棚充电。走进车棚,排满了电动车,只有...
    我的情绪像过山车阅读 155评论 2 9
  • 下班回来的时候,走到超市附近,因为没搞清楚队友是想让我去哪买菜,他怎么说,我怎么做,让我去北边买就是北边买。我又不...
    静之竹阅读 97评论 0 2
  • 我总觉得自己一世聪明。比如我骑着电动车可着北京城乱窜,这电动车不比汽车,汽车开不动了就去加油站加油,电动车没电了,...
    万象随心阅读 164评论 0 0
  • 搬家之后,骑电动车取代步行,成为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电动车简易、方便,一扭就动,只要平衡感不太差,都可以随意骑上...
    桑美町阅读 316评论 0 0
  • M (一) 关晓明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好的他没有门路,孬的他说看不上,就这样拖...
    e1518ea08753阅读 37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