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通读第二篇分析阅读 第十章公正的评断一本书 第5节 化解争议
一、概述读法、写法:
1、读法:
三遍用时分别是8、8、9m。前两遍精力不集中,理解的较少。第三遍基本集中,能抓住大概。不能凝神静气,啥也做不了,更不用说做好。
2、写法:
提纲20m,写作51m。列提纲是因为作者提到第九章末尾谈到个人观点与知识的区别,我没印象便回去找,结果半天没找到。检视阅读核心就是通读,掉头返工是分析阅读要做的,不要为了作者的一句提示就去验证,这样是跑偏了检视阅读。自己必须牵着自己的牛鼻子,就是作者也无权来牵的。阅读行为是围绕阅读目的的,在哪个层次就做哪个层次的事情。就是在分析阅读中,也丝毫不需要为了作者的一句回顾前文就跑去翻前面的章节,除非是正好涉及分析阅读某阶段所需要的重要内容。
二、收获:
1、把争议当成受教的机会。你在争议中可能好为人师,力图教导说服对方。那么也请你允许对方当自己的老师,好好听听他的意见,当成是一次学习机会。
2、争议(不同意)的来源有三种,:第一,因自己的情绪和偏见,导致对作者观点产生误解,所以不同意。摘抄一句:人是情绪和偏见的动物。第二,知识不对称。作者比你拥有更多更详尽的知识,或者反之。第三,此来源隐秘,可能藏在理性中。对前两种来源的争议,只要采用排除误解、增加知识,就能化解。永远先想到自己可能误解,或是在某些问题上有知识盲点。摘抄下:他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
3、分析阅读的第十一条规则(即分析阅读第三阶段批评式阅读的第三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4、回顾一下,批评式阅读的三个条件(也就是它的三条阅读规则),即在满足这三个条件后才有资格做评断:先要完整了解整本书和有必要了解的相关书;能全然克制自己在接下来的评断中不要争辩,而只是理性陈述;为自己就知识的不同意见找到理论基础。
5、知识与个人观点/意见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有理论基础,个人意见没有理论基础。如果是就知识上的不同意见,这是大体上可以化解的争议。
三、下一步计划:
通读第二篇分析阅读 第十一章赞同或反对作者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