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个长卷
20250414
长卷,也叫手卷,横卷,其特点是长,要手卷(juǎn,动词)着看,通常是置于书案上。长卷,是横幅的,只能卷舒,不能悬挂。
长卷由引首、画心、拖尾等几部分构成,中间由隔水分隔,其中的画心是长卷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引首和拖尾是依附于画心的,并非必须,也并非同时出现,是画心的衍生物,但也并不弱于画心,彼此间相辅相成。
相对而言,画心最为稳固,一经形成,基本保持不变;引首次之,或有或无,一旦成形,也基本保持原有的样态;拖尾则是可变的,如同藤蔓,可以生长,如果没有限制,可以无穷尽。拖尾的另一种解读,是长卷的活力,是时间的延续,这时的长卷,画心只占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拖尾,有喧宾夺主之嫌。
有些长卷,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长卷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生长出来的,而原本就已经是长卷的长卷,可以继续生长,也可以保持原有的形态。
画心是内容,引首是标题,拖尾是说明、评论和标记。除了这些,还有就是印章,虽然不能改变长卷的形态,却能改变长卷的样貌。
画心可以是画,也可以是书。画,既绘画,有山水,有人物,有飞禽走兽,有宫廷,有市井,有鬼魅魍魉。书,即书法,文字,有真草隶篆、有喜怒哀乐。书和画都可以是长卷,或也可以理解为是书画同宗同源的一种表现,画中有书,书中有画,不仅是形式,还有内容。
就形式而论,书画使用相同的工具和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成形方法;就内容而论,书画有共同的最终表达。形式是皮儿,内容是瓤儿,最终的表达是果,是精神,是境界。
这样的解释并不专业,只是我个人对于长卷的理解。
耳闻目睹的长卷有许多,《洛神赋图卷》、《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临李伯时饮中八仙》、《曹娥诔辞卷》、《万岁通天贴》、《写生珍禽图》,等等,这些长卷形式各异,内容各异,都是长卷珍品。
前些天闲逛,遇迎春花开,感觉好看,觉得可以入画,选了几个场景,留了画面,作为素材。
先做了一件,觉得有趣,稍加处理,发了朋友圈。本是无心,只是消遣,却得了老于的品评,甚是欢喜,便依趣而为。
单看时,只是小品,如成众,或许可以有形。再做时便有了构想,依了旧样,又做了五件,六件成为一组。将这六件组合在一起,可以有《写生珍禽图》的样式,只是“写生迎春花”,该会是件趣事。
接着再发,老于还有点评,我也有回应,如是的互动,可以是拖尾的素材,再加上引首,就可以成就一件长卷了,也就是所谓的构想。
看似万事俱备,实则并不真实。所有长卷的组件,只有画心是有物理形态的实在,其他的,都只是数字文件,并没有真实的实物形态,如果这的要做成一件长卷,需要转化和表现。然而就我的能力,显然是无法完成一件物理形态的长卷的,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并不需要真实的物理实在,可以在数字状态下实行虚拟的构建,完成一件数字样态的长卷,也会是一个可行的做法,也是我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也是现实的。实际上,现实之中的多种行为都在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和实施。
想法有了,如何实施,如何表现,怎样表现,还是未知,不过也不要紧,只是一个游戏,不必认真,可以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的做,这个样就选了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卷》。
无意比拟赵孟頫,只是想学《鹊华秋色图卷》的样态,虽不知各部组成的含义,如是的依着样做了,可以有一个结果。
先做画心,将六件小品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然后依据画意,取题:金梅留香。再后,将与老于的互动录下来,依据顺序,做成文档,又拟一小段说明,合并组成拖尾的内容。
内容有了,还需要表现,也是不难,有关文本内容的表现,都可以数字化实现。
引首的题字“金梅留香”,是大字,需要个性,需要张扬,也需要灵性,当然我无力而为,可以找专家代劳。“六体书法大字典”里有名家的书体,检出来,组合搭配,就成了,十足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拖尾的跋文也需要个性,更需要变化,因为文字太多,无法采用检字法,只能取体来实现。取体也并非难事,现在的文档可以实现多种字体的变化,取上几种,就有了个性,也有了变化和分别。比如楷书、行书、金文大篆、古隶繁体、繁体小篆、瘦金简体,等等,都可以使用。或依据内容,或依据形式,选取不同的字体,以不同的板式编排,形成需要的样态,然后依次生成数字化文件。
接下来是拼接组合。
虽然不比真实的情况,也是需要基本的准备,比如纸张,当然不是真实的,也是数字化的。需要选取的是材质和颜色,也需要规格尺寸的匹配,重点是高度,长度是可以随意拼接变化的,短了加,长了裁。
准备好纸张之后,便可以将所有的素材依次拖放进去,依据《鹊华秋色图卷》的式样,依次而为。在不同的地方,选取不同的材料,添加不同的内容。其中还包括各种隔水。
接下来,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盖章。
盖章是有规矩的,当然对此也是无知,因为有样,可以照着样做。
印章是不愁的,因为有存货,也是数字化的,盖就是了。
完成上述事项之后,还有最后两步,裁剪和出图,当然也是数字化的,就是照片。
表面上看,还有些像模像样,当然不要用专业的审美品评,要以自娱自乐的眼光观瞧,感觉还是挺好的吗。
这就是我做的长卷。当然,我的长卷也只是有形,别的吗,不敢说。其实也不用说,更不用想,可以娱乐心情,也就够了。如果再加上一点学习,那也就值了。
附:长卷文字录
1、引首题文
1.1、金梅留香。
2、画心文字
2.1、迎春花开,斜枝旁伸,随意而为,灵性张扬,肆意妄为的放飞。乙巳年三月十一。
2.2、纤姿随意展,御朵顺时开。驱策催寒走,步摇引暖来。乙巳年三月十二。
2.3、乙巳年三月十三。
2.4、新花旧叶齐发,似争辉斗艳,又似托映掩衬,无言以对。真正的现实,有几个该与不该。乙巳年三月十四,疏影。
2.5、人间三月梨桃艳,幽谷只见春柳黄。闲适不寻桃花坞,悠然独享迎春堂。乙巳年三月十五。
2.6、疏桠横挑乱,密杈斜纷杂。乙巳年三月十六。
3、拖尾跋文
3.1、卜算子 观疏影迎春图
瘦影弄疏枝,嫩蕊迎寒晓。点点金黄映画笺,意韵知多少。不与百花争,独抱春光早。自在逍遥任笔描,逸态情难了。乙巳年三月,昕野。
3.2、忆江南 观画
枝头俏,点点绽金黄。瘦影疏枝添韵致,清姿雅态舞春光。画里意悠长。乙巳年春,昕野。
3.3、人间三月樱梨艳,幽谷才得春柳黄。闲适不寻梵净地,悠然独享金梅乡。三月十二,未及。
3.4、闲适意趣
是无意间走进去的,本是想躲开喧嚣,也是想走一段捷径。
这里是条小河,虽然是人工开凿的,也是有些历史了。河的两岸有树,有空间,有小路,再往外就是高楼了,也是很高的,两岸都有。不知是什么原因,就在此时,这里有与外面不一样的景致,这里没有花开,没有草绿,似有些迟缓。
期初也没有在意,以为是没有开花的品种,只是悠闲地走了,然而又走了一段,看见了一抹金黄,掩映在林木之间,各位的耀眼,是迎春花。
外面已经是桃红梨白,这里才只是点点金黄,有些没想到,脑子里闪念出一种意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只是还早了一点,只是暮春,还未及初夏。
迎春花,也叫春魁,金梅,阳春柳,几个名称在意象上表述了迎春花的几个侧面。春魁言早,金梅说色,阳春柳表姿,迎春花的确就是这个样子的。
迎春花的姿态也确实独特,植株低矮,枝条细长,呈拱形下垂,先花后叶,花多从枝条的顶部开起,花开疏密有秩,冠盖其上。览观整体,黄花灌顶,像步摇婀娜;独看枝条,似驱策轻扬;细品主干,如花石秀奇,甚是好看。
不自主的就停下来,观瞧,也要留影,待日后细细的品味。
品玩过后,意犹未尽,再用线条和色彩,把一种情绪描摹出来,又是一番意趣,就有了几张小景,也有了新的体会,成为了一种闲适的慰藉。乙巳年三月十七,疏影。
4、钤印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