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人物》杂志的文章《城堡里的马原》引起了热议。八九十年代的先锋作家马原隐居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里,花了4、5年的时间在山里建起了一座超过2000平米的红砖城堡,小他29岁的妻子小花和小儿子马格都和他一起生活在这座城堡里。看起来仿佛是桃花源般宁静美好的生活,却被儿子马格的去世以及《人物》的这篇报道打破了。按照文章里的说法,这座城堡是马原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园,他在这里写作,陪儿子读书。由于马原不同的教育理念,2009年出生的马格的学一直上得断断续续,在景洪市区的学校上到四年级,转学到南糯山下的小学,后来因为马原要去上海治疗,就停学了。作为曾经的大学中文教授,马原却认为上学没有用,见识更重要。比停学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马格自生下来就有医生说心脏好像没有愈合,马原却坚持“心脏不能动”,“我觉得我们依然可以用我的‘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和‘自欺欺人’来面对疾病”,因此马格一直没有接受正规的医学检查和手术治疗,还是马格的哥哥马大湾发现了异样才带他去医院进行了检查。最后的结果是去年5月13岁的马格心脏病发作,倒在远离市区的南糯山城堡里,救护车一个多小时才赶到,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除了儿子马格之外,这个城堡里还住着马原的第二任妻子李小花,她本是运动员出身,文化程度不高,在海南当房产销售时被马原一眼相中,和马原结了婚,又一起住进了城堡里。事实上,这个2000多平的城堡能维持童话般的生活,靠的都是小花的付出。“马原喜欢的鸡飞争食的美景,背后是需要她打扫的遍地鸡粪,鱼塘上的落叶要她清理,马原日常喝的茶叶,需要她找人除草、自己爬山采摘后制作。来访朋友多的时候,她每周都得开着皮卡下山采购食物和日用品。”在这场婚姻里,小花的文化、地位、收入、社会阅历都远不如马原,两人的关系明显不对等,除了打理家务,在家庭事务上小花并没有话语权,她想让马格上学、让马格去医院、她也不喜欢南糯山想去市区过城市生活,都没有得到马原的同意。她只能接受朋友的建议,念起了佛经,接受佛家的说法“这是命,是劫”。
《城堡里的马原》文章笔调相对温和,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像顾城和谢烨了。同样是热爱文学,追求理想的净土,同样是去过上了远离城市的田园生活,在顾城和马原醉心于写作沉浸在他们的理想世界的背后,同样是一个女性从身体到精神上的付出,两个女性都曾经感叹“太累了,太累了”。两个故事的不同在结局上,顾城和谢烨的结局惨烈举世震惊,马原的故事里马格的离世真相相对隐蔽,但绝对和马原的控制与不作为脱不了干系。
这些年,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都倍感压力。曾几何时,久在樊笼里的我也非常羡慕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常常都和朋友嚷嚷着要去包个农家院子,抱团养老,过远离喧嚣的神仙日子。而马原和顾城的故事让我越来越看清了田园生活的真相。
在文人笔下,田园生活通常被描绘得宛如仙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然而,现实里的生活却都是具体的——人要生活离不开吃饭穿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物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归隐山林,看起来很美好,可是离开了城市便捷的公共设施支撑,光是操持一家人的基本日常生活都是不小的工作量。无论是马原还是顾城并不会操心这些细节,打扫、采买、种地、饲养、与外界沟通等琐碎事务全都落在他们的妻子身上。无论是小花,还是谢烨都曾对他人表示过太累了。
而这些一心想要去过田园生活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世事。住在城堡里的马原曾经是位知名作家,担任过知名大学的人文学院院长,编过影视剧,搞过房地产,显然已实现财务自由,年逾花甲,要去自然的环境里找到内心的归属。而顾城是由于不喜欢城市的喧闹还有工作带来的繁琐事情,隐居新西兰激流岛,在岛上过着养鸡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人有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大需求的层次排序是从低到高,其中社会需求排在第三,是比生理和安全需求略高的中级阶段。对于已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现代人来说,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应该说是现阶段人们的主要追求,是一个健康现代人应具备的属性。无论是远离城市的城堡生活,还是自给自足的岛屿隐居,都长期缺乏社会交往生活。尤其是里面主导的男性,更是活在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使得他们愈发的封闭、偏执、愚昧,最终导致或惨烈或隐蔽的悲剧发生。
长久以来,是科技和教育的力量带领人类走出了艰苦落后的农耕社会,过上了高效便利的现代化生活。我不是否认农耕的重要性,也不是说城市生活就一定幸福感更高。但是人类的最终理想生活目标一定不是要再回到自我封闭的环境里去。山林、田园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去也应该是去大有所为的,而不是避世隐居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