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已婚女性,最能引发共鸣的一个重要话题,肯定是:婆媳问题!
单身的姑娘,还无法领悟这其中的千丝万缕,复杂指数简直是五颗星啊,甚至有一些夫妻因为婆媳问题,最终闹到离婚的地步,可想而知,这种矛盾是有多么严重。
1
当然,我也会遇到婆媳问题,怀孕之前,因为很少接触的缘故,关系自然很好,至少没有任何风波,年底回家彼此都嘘寒问暖,画面也是比较和谐。
后来因为要生产的缘故,婆婆会提前过来照顾,大家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等不同,共通点就特别少,交流的时间也不多,一些小误会就开始萌芽,但大的矛盾几乎没有,彼此的关系,大家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护。
最为严重的阶段,就是宝宝降临后的前2个月,准妈妈体内激素的变化,身体上的疼痛,小宝宝的喂养困难等等问题,搞得情绪一度很崩溃,随后一阵子便出现抑郁症的现象。老公当时也并不能理解,关心程度还欠很多火候,自己妈妈也因为客观原因不能来照顾我,所以婆媳矛盾直趋白热化,那阵子大家都没有什么好感,内心充斥着怨气,我们也并没有采取有效的错失去化解,婆婆性格内向,几乎不会对我表达她内心的不满,我恰好性子比较急,大大咧咧,根本就不会去在意很多细小的事儿,这种状态直到出月子后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现在我和婆婆的关系还算不错,大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相互尊重、理解,有问题开诚布公地沟通,自然就比强忍着要好很多;有时候也有女儿们与她谈心,讲讲开心的事情,自然心情就愉悦很多。
2
当然,婆婆肯定也是千差万别,遇到毫不讲理的,也没辙啊。
同事琴琴,有一对双胞胎男宝宝,平日里主要是婆婆和她自己照顾,妈妈只要有时间也会一起过来搭把手(买菜、做饭等等)。
可是,她和婆婆的关系始终有嫌隙,婆婆是50年代的人,那会儿贫穷,所以大家都比较节俭,只要看着儿子和媳妇儿花钱买了什么贵重的东西,就会批评他们浪费。
琴琴为了照顾婆婆的感受,都很少让她操心家里的事情,天气凉了、热了会记着给她买些新衣服,可是婆婆不领情,压在箱底也不愿意拿出来换着穿,还会嫌弃琴琴买的不好看,于是给她换成喜欢的款式,仍旧不满意,听到这儿我都很懵逼,为什么呀?
有一天琴琴和宝宝在客厅玩儿,看见桌上的水果于是先拿去给婆婆品尝,对方回应并不想吃,随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了,琴琴自己就先吃了起来,结果婆婆立马冲出门外,对着客厅大声嚷嚷:“你们太过分了,竟然这样对我”,说完就直接重重地关上了房门,琴琴吃到嘴里的水果都还没来得及咽下去……
平时,只要琴琴在家,婆婆就只负责抱孩子,其他家务和孩子的护理一概不做;她婆婆虽然有两个女儿,但是感情不深厚,几乎很少来往,所以很多时候都自己一个人,闷在那里,有什么问题即使问了也不会讲。
琴琴的婆婆完全是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看不惯对方,也拒绝交流,这样婆媳关系必定会长期存在。
芳芳的婆婆也比较类似,但不同的是性格强势,年龄50多岁,月子期间,煲好的汤,放凉了也不会主动给媳妇端过去,而是在那儿自顾自地摘着青菜,顺便大声嚷着:“你可以把汤端过去喝了”;平日里也会在儿子面前唠叨芳芳的不是,就只盼着他们俩儿离婚,好在她老公明事理,一般不去理会老太太说的话。
3
我身边有太多这种类似的事情,妈妈们只要婆媳矛盾严重的,都过得特别不开心,甚至都很压抑。
其实,婆媳问题是一种常规的现象,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矛盾和不悦,究其原因,无非也就是这几点:
客观原因
婆婆和媳妇,两个人之间本身就毫无血缘关系,只因为和老公相爱结婚,大家才有缘成为一家人,所以之前完全不熟悉的两个人,突然要每天在一起生活,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磨合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年龄差
年龄差距之间的代沟,没有共同话题,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性格等原因,也会让彼此心生芥蒂。哪一方太强势,都会造成矛盾的升级。
育儿观
育儿观念的不同,婆婆辈的养育方法放到当下肯定会有很多不合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各执己见,谁也不愿意妥协,问题自然就出现了。
另一半的态度
家庭的不公平对待,有些婆婆立场不正,只偏袒自己的儿子,不待见媳妇,会过于干涉儿子的小家庭,造成夫妻关系不和,这个期间老公并不能理解妻子的不易,甚至会认为妻子“来事儿”,所以长次以往,肯定会过不下去。
所以,在这个问题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只有规避或者不过于纠结和在意,用高情商去化解,才能家庭相对和谐。
如果小两口有充足的经济能力,就可以分开居住,这样偶尔见一次面,都会倍感亲切;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就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掌握对方的性格习惯,理解对方,如果遇到原则性问题,没关系,可以委婉地进行沟通,尽量不扩大外因,在育儿观念上,小事可以忽略,大事就必须按原则来办,这样大家都有空间,也不至于太憋闷。
当然作为孩子的父母,养育孩子本身就是自己的责任,老一辈帮忙照顾,应该学会感恩,毕竟这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婆媳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还是在于“度”,老一辈不干涉年轻人的家庭生活,可以一起探讨育儿方法,年轻人尊重、理解他们的辛苦,有问题多沟通,这样至少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所以,愿大家都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少一分误解,多一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