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面临选择,我就会有种无力感:主要原因是无法承担界线感带来的后果。怕伤害到别人,结果两头不落好。
每当我感到恐惧不安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界线模糊不清了……
关于界线该如何说呢?我们创设情景模拟:
小张和小刘是生意伙伴,小刘在工作中表现不好,小张有意接手小刘的工作,又怕这样一来小刘会受伤。可是,小张的朋友却鼓励他找对方坦诚地谈一谈。于是小张和朋友有了下面的对话……
“可是,我如果那样做了,他不会受伤吗?”小张问。
“他的自尊心的确会受伤。你的问题是什么?”朋友也问。
“我不想伤到他!”小张重申。
“我当然知道你不想伤到他。可是,这和你你必须下的决心又有什么关联呢?”朋友反问。
“我不能不顾及他的感受来决定,那样太残酷了!”小张反复着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
“我同意那样做是残酷了些,可是,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对他说清楚呢?”朋友追问。
“你也认同那样会伤到他的心,是很残酷的事情,不是(还要说)吗?”小张很困惑——会“伤到”、“很残酷”为什么还要说?
“如果你没有顾忌到对方的感受是残酷的,但这和你不去做你本该做的事,根本是两码事。”
“我看不出其中到底有何不同,我还不是一样会伤到他。”
“可是,你不会害他,这就是最大的不同。事实上,那种伤痛反而会帮助他。”
“我真被你绕糊涂了,伤他又怎么可能帮他呢?”
“你看过牙医吧!”朋友问。
“当然。”
“牙医给你的病牙上钻洞补蛀牙,他伤到你了吗?你会疼吗?”
“把病灶挖净,打磨时多少会伤到,会疼啊!”
“可是,他害了你吗?”
“没有啊!他让我后来觉得好多了,牙齿健康了!”
“所以,伤与害是不一样的。”朋友又问,“当你吃那些会让你蛀牙的糖,糖伤你、让你觉得疼痛吗?”
“不会啊!糖很甜吃了感觉很好。”小张小张笑了,“但,糖却害了我!”
“是的。”朋友笑了,继续说:“重点就在这里——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事实上,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情让我们觉得很好,却可能害我们极深!”
生活中,我们必须要评估自己的界线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对别人负责。可是,这不代表因为别人会受气或生气了,我们就要避免设立界线。界线会让我们的生活有目的,有意义。
是的,当我们下决心设立界线的时候,真的很艰难,过程也很曲折,还要正视问题的核心,这种情形下,很可能会是我们所爱的人痛苦,可是,人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需要评估我们的选择索引发的痛苦,并存同理心。尊重他人的选择,坦诚自己的失望(担忧),让别人了解到这痛苦如何对别人有益处。我们需要积极正面的观点来评估这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