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病后寻良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有癃闭、遗溺二证,与淋不同。《内经·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盖癃者,乃内脏气虚受热,壅滞宣化不行,非涩非痛,但闭不通,腹肚紧满,宜用㕮咀五苓散,加木通、车前子煎服。
遗溺者,乃心肾传送失度,小肠膀胱关键不能约束。有睡梦而遗者,有不知而遗者,皆是下元虚冷所致,亦因禀受阳气不足,用 《三因方》家韭子丸治之,及参苓白术散、补肾地黄丸。然此证法当实土以存水,乃免渗泄之患,所谓补肾不如补脾是也。平胃散倍加益智仁锉碎,水、姜、枣、烧盐煎,空心温服。
又有阴阳二闭证。阴闭者,为冷湿乘入里,因而不通,名曰阴闭。以白芍药汤加南木香,水煎服;及用炒盐,以绢帕兜令带温熨脐四围;并投五苓散,入灵砂末,温盐汤空心调下,其效尤速。
阳闭者,因暴热所逼,涩而不通,名为阳闭。以㕮咀五苓散加车前子、灯心,水煎服;及木通散、玉露饮、益元散,皆可用之;或贴姜豉饼于脐上取效,不拘阴阳二证,悉能疗之;并投万安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