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还未开始时,我所在的家长群,大家讨论的内容就已经开始偏向于下学期学习的科目以及假期的“补课”安排了。而这个“补课”,可并非平日的补习旧知识,而是超前学习下学期的新内容。
其实家长都心知肚明,暑假是拉开学生学习差距的关键时间点。
关于“超前学习”我看网上还有过不同的说辞,有人说超前学习好,有人说好什么,东西都先学了,上课就不注意听讲了。
针对后者来说,如果没有进行过超前学习的经历,那就是信口开河,最好以事实为依据,可信度才会高。
而针对前者来说,如果他们品尝过超前学习的好处,知道那是拉开学生学习差距的关键时间点,就会卯足了劲的继续往前冲。
有句话说,最怕的就是人家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这话适合成人,也一样适合咱们的孩子。
超前学习的两种情况
超前学习,看起来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超前学习“,其实就相当于预习。
还有一种“超前学习”是真的超前,你还在读小学,人家已经把初中的数理化都学完了,这种难追,但前面的预习式的”超前学习“,只要努努力,我想还是可以实现的。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而且回忆我们自己的学习经历,相信很多老师老早就告诉过我们啦,记得一定要预习,或者一定还叮嘱过我们,记得好好复习。
只是现在已非我们学习时那个年代,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让我们有更多条件可以在网上搜索好的学习方法,而这往往让我们忘记了在小时候就曾接受过的教诲——预习,学习,复习。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在很多方法的背后,最后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预习、学习、复习。”
学习更加精细的学习方法
只是现在我们获取的信息更加精细化,学习方法里面会有:在预习里面怎么预习,在学习里面用什么学习方法学习,复习时再用什么方法复习。
比如我特别倾向于更宽视野下的学习方法。学习了康奈尔大学沃尔特·鲍克的康奈尔笔记法,研究之后我发现,笔记栏就是如何学习,而总结栏就是在复习。这个暑假我也在利用这个笔记方法让自己的孩子投入新科目的自主学习。
还比如著名的空雨伞笔记法,笔记中,在事实区、解释区以及行动区的内容填充上,当行动区需要填充一个具体的解题步骤时,其实一定会回溯到曾经的知识点是什么,又因为什么,这不也等于在复习?!
如何预习?——答案是自主学习
眼下时至暑假,我们单独来说说超前学习中的预习。
针对预习的部分,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也曾经说过:“现在国家编写的教材,不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80%的同学凭自己的能力,能看懂80%的教材,这是规律,静下心来看,真有这个能力。
之所以显示说老师不讲我看不明白,就是因为,你长期的等着老师,靠着老师,非等老师讲你才去看不可,结果把自己的能力给压抑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就语文比较好,那时候没什么书看,因此语文书一发下来,我就拿语文书当故事书看,想必也是因为有这样的“预习”吧,语文才会学得好于其他科目。
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对历史也是超前学习,因此真到了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问个问题,据说课上不少学生都能抢答。
说到这里,其实针对如何预习,也有了答案,就自主预习。
而针对如何自主预习?我发现现在资源特别丰富。比如可以选择自主学习课本,也可以选择利用B站上的学习资源,B站各种免费的课程学习资源,据我观察,一点也不比收费的差。如果想个性化的针对性解决孩子的问题,还可以去寻找针对问题的专项训练课程。
总之,正如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说的那样:“有信心地踏出第一步,你不需要看到整个楼梯,只要踏出第一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