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来自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热点新闻的:一个号称“1-5分钟看完10万字”的“量子波动速读法”吸引了很多眼球。相关视频中,一些儿童飞快地翻动手上的书本,发出“哗哗哗”的声响。更有甚者,直接蒙上眼睛“感知”书籍。号称是利用了“量子纠缠”理论等量子物理学理论研发。
据报道,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培训已经在中国的好几个城市开设了培训班,针对1-6岁的儿童,收费在1万元以上。有正规的教学场地、有大纲、有理论、有网站、有师资、有宣传、有推广、有连锁、有合作,形式一本正经,实际胡说八道。
记得马克吐温说过:生活远比小说更离奇。
相比西方教育的阶层固化程度,我们的教育体制虽饱受诟病,但其实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在中国无论哪个阶层都坚信良好的教育是出人头地的第一推动力。也正因为如此,“赢在起跑线” 才成为了中国家长焦虑的起点。
在我们这个国家 教育实在是个庞大话题。不敢展开去谈。只针对这个事件,从一个角度进行一次小小的不成熟的思考。
1、小鹌鹑实验
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者们在1980年做过这样一组实验:他们发现鹌鹑这样的鸟类在鸟蛋里孵化的过程中就有了听觉,它们习惯了妈妈的声音,所以小鸟一出生,就知道跟着妈妈走。鸟蛋的蛋壳,对小鸟的感知能力发育至关重要。蛋壳能透气,对声音的穿透力也很好,所以小鸟在里面能呼吸能见妈妈的声音。但是蛋壳不透光。小鸟出生之前,是看不到光线的。
于是他们让小鹌鹑提前感知到了光线。刺激里面的小鹌鹑的视觉神经。
结果,小鹌鹑出生以后,就不会跟着妈妈走了。提前两天接触到光线,让小鹌鹑的视觉提前发育……从而干扰了听觉的正常发育,导致小鹌鹑出生以后听觉发生紊乱。它们无法识别妈妈的声音了。
结论是:鸟类也好,我们哺乳动物也好,各种感知能力的成长是讲顺序的。这个顺序是先长触觉,再是空间平衡感,然后是味觉和嗅觉,然后是听觉,最后是视觉。每一种感觉的成长都需要相应的外部刺激配合。
而小鸟实验告诉我们,当你还不需要这个刺激的时候,可别让这个刺激提前出现。提前出现,就可能导致发育紊乱。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到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早教?对的,人类儿童的智力成长跟小鸟视觉有相似之处。有研究表明,9个月以前就被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多媒体环境中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会更容易发怒,更容易分神,不愿意集中注意力,不能推迟享乐。这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当初刺激过度了呢?
2、白内障手术
一个眼科医生朋友告诉我:先天性的白内障手术一定要早做。
我们知道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眼球晶状体的透明度下降,导致光线进不来。白内障不算大病,做个手术就可以治好。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的起源,是有些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白内障。以前的医生担心,给新生儿做白内障手术,是不是有点危险呢?他们就决定等孩子长大一点再做手术。结果孩子长大了,手术做了,也成功了,光线也能进入眼睛了……但是孩子还是看不见东西。
这是为啥呢?因为眼睛不是照相机。不会说哪个零件坏了,你修好马上就能用。眼睛,需要在光线的刺激之下成长。大脑不是天生就会处理视觉神经信号,这个能力是从一出生开始、一边长大一边学来的。如果婴儿阶段没有光线刺激,错过了这个成长阶段,长大以后有光也晚了。
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成长,不是盖房子。不是一砖一瓦的搭建,“长”是一个一边接受外部刺激,一边互动,一边学习,一边变成熟的过程。“长”要求环境按顺序提供正确的信息输入。
我家门口就有一家网红早教班,每天看到形形色色的家长花大价钱把正在需要玩耍年纪的祖国的花朵们送入进行各种各样的早教,我就一直在想,是不是真的能培养出各种“特长”的孩子?刘翔、郎朗、杨振宁是不是都出自于早教?
早教这个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曾在西方也风靡过。但最终被淘汰了。早教的确有优势,但是,西方早有研究表明,这种优势会在一到三年内被冲刷掉。然后甚至可能被逆转。我曾看过一部德国的记录片,记录了早教的孩子在社交、情感方面的能力由明显欠缺。最可悲的是,在上中学之前,早教的优势就都被逆转了。
那些在6岁以前的孩子,真正的任务不是练字、钢琴和做数学题。而是玩,玩的过程中能揣摩周围的人都在想什么,跟别的孩子玩,是一种社交演练。很多孩子被迫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了那些只要再过几年就能轻轻松松学会的东西上。他们该玩的时候没玩够,甚至再也学不会怎么好好玩了。
正的天才不是跟孩子比,是成人之间的竞争。以自己家孩子提前学会小学一、二年级只是为荣,那其实跟 “量子波动速读” 没什么本质区别,那是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