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做不到”“宝贝,没关系,做到做不到咱们试试才知道”
家长怎样帮孩子建立自信心,不管有没有人支持也要勇敢的去追求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相信支持非常重要,是积极的正能量,孩子往往喜欢做点事,从大人的赞许里找到自我价值。为什么小孩子容易“人来疯”?因为想赢得更多赞赏的目光。但外界的肯定虽然重要,随着逐渐长大,孩子需要有满满的自信,因为自信是内在力量,不受外力左右,是持久可靠的心灵能量。
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我们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很多时候取得成功的那个人未必是能力最强的,却必定是内心笃定、自信满满的。
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和一个女生骑自行车去十三陵七孔桥游玩,那时候桥下有流水。我们到桥下水边玩,我一不小心失足跌进水里,水很深,很快我被淹没过了头顶,睁大眼睛还在水里看见几条鱼游过,我不会游泳,被水流往下游带。当时我在水下胡思乱想:“难道我这样伟大的未来作家今天要被淹死啦?泡得像蛤蟆一样被人捞上去?不可能!”
所幸下游水浅,冲出十几米我的头就出了水面,被水边的人拉了上去,然后就这样穿着白底蓝花的连衣裙,浑身湿透,站在大太阳底下等着晒干,稻草人一样。为什么没被淹死?首先是水流湍急,很快从深水区被冲到浅水区;其次就是我没有害怕,自然也没怎么挣扎,没有被呛水。
在我不过十一二岁的时候,能如此大言不惭的认定自己是“未来作家”,多么可笑,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但我当时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我还非常厚脸皮的认为,假如我愿意的话,也能当个歌手或演员,根据是觉得自己唱歌好听,善于模仿,动不动就把同学笑翻。后来回想,我年少时够狂妄。不过,那又怎么样?就是这样自信满满的从小到大,度过了虽不完美却足够精彩的三十多年。
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和我父母对孩子散养态度是分不开的。他们对我的养育方式基本上是养活为主、教育为辅,大部分时候让我自己看着办,从没帮我检查过作业,也没关心过我的成绩和名次。我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净不干净反正是我穿,脏就脏穿,干净就干净穿。我从七八岁起就端着水盆去河边洗衣服,冬天也去,不但洗自己的,也洗弟弟的。
上大学的时候我打过很多工,他们也不问我做什么,赚了多少钱。不管他们是偷懒还是相信我,反正我是相信自己的,自己要安排很多事,做坏了想办法,做好为止。这样也就没时间自怨自怜了。实在做不好,也觉得已经尽力了,没什么遗憾,调头做别的去,还这个态度。
我爱人比我理性,做事考虑周全,自然也总是充分考虑到困难和各方面条件。在家里,他的口头禅有一句是“你看着容易”,言下之意是“做着未必容易”。我和他刚好相反,口头禅对应着一句“那有什么难的,大不了再来”。我女儿宁宁做事情很像爸爸,认真细心,如果计划好周末出游,她会提醒过别忘了带这个带那个的。但她做起事情来又有点我的冲劲,因为她知道做不好妈妈也不会责备,还会一起想办法解决,好玩胜过有用,多糟的情况也不算最糟,总还有别的路可走,总还有希望。
我故意问她:“你们班最漂亮的女生是谁?”她马上得意地回答:“当然是宁宁了。”这么自信,很像我。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告诉她:“妈妈是世界第一美,宁宁是世界第二美。”她稍微懂事之后提出了异议,让我当“世界第二美”,她要霸占我的宝座。好吧,看在她比我年轻二十多岁的份上,我就勉强屈就。
要培养出自信满满的孩子,首先父母要有自信,遇挫折不气馁,也不把消极情绪传给他人。其次就是不断鼓励肯定孩子的进步,帮孩子树立信心。最后是通过故事、歌谣、动物世界等,随时进行自信的熏陶。
从前宁宁不敢走高一点的独木桥,我先上去做个示范,表现出很好玩很有趣的样子,宁宁学着走,走几步掉下来,我就鼓励说:“这次走了五步,下次肯定能超过五步。”这样宁宁有了信心,多练几次就能顺利走完了。很多类似的小事,比如怕黑、自己睡觉等,都是这样逐渐克服胆怯的,她也越来越自信了。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个身患先天性脊肌萎缩症的小姑娘,在采访了她和她的母亲之后,我被深深感动,也为她们的奋斗事迹所鼓舞。一个从来没有行走过的孩子,一个早就被医生无数次断言活不了几年的孩子,经过艰辛的努力登上国际音乐大赛的殿堂,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受到多国领导人的接见。我曾经问她:“一个正常孩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这个漂亮顽皮的小姑娘眨巴着大眼睛反问我:“我怎么就不能做到呢?我喜欢唱歌,学唱歌,然后把歌唱好就行了呀,这和我能不能走路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说我付出的比别人多一些,那也正常,哪个成功的人是随随便便就成功了?我付出的多,但我得到的更多呀。”我忽然发现,是我错了,我愚蠢地以为身体残疾的孩子会比较自卑,可眼前的孩子却很自信,好像快乐的向日葵,她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成功对她来说只是早晚而已。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自信的孩子做事情更专注于解决,而不纠结于进退,不患得患失。在别人还犹豫要不要尝试的时候,自信的孩子已经开始行动了,占得先机,目标明确,步步为营。自信的气质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和信赖,在团队协作里,身为领导的最重要品质就是自信,这样的人是团队的主心骨,凝聚力量,协调步骤,并且总能带给他人希望,成为受欢迎的交往对象。
散养心得:让孩子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信心,再逐渐提高要求,引导进步。不提过高的要求挫伤积极性,阶段性地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制定计划。让孩子能主动追求目标,并快乐而坚定的相信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这比做父母的越俎代庖手提肩抗的“帮忙”更有效。
(本文已开通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咨询/合作/约稿请私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