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980天。网络中级五期。2019.11.13
作为咨询师,当来访者自己说有精神方面的病症时,或在与咨询师聊的过程中,咨询师敏锐地感觉到来访者不大正常时,为了保护咨访双方,基本上都是转介或真诚相告不在咨询范围或婉言告知去医院检查一下等。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时候咨询师感觉到来访者非正常,可,是什么就是让其没有“转介”、拒绝呢?如果咨询师没有转介,而是与来访者晤谈,这么做一定有咨询师道理。如果是我,我以为这是遵从了内心的声音,做好咨询师的本分,也是在初步评估(既对来访者的症状评估,也是对咨询师实力的评估)后的决定。周一同侪督导的案例,咨询师p 老师的做法,让我钦佩。尽管P 老师对接这个个案有所纠结,但从案例的陈述中,我听到了来访者在她面前的敞开、信任和努力。在不确定或已在吃药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能够做些什么,让来访者获得力量、信心和面对困境的勇气。Z 老师说的好,医院医生良药都只能医治躯体上生理上的伤痛,却不能很好的驱散心里上的伤痛。是呀,如果缺失了心理方面的治疗,那可真有点“治得好病,治不了命”。心理咨询师恰恰可以通过高质量的陪伴,走进来访者孤寂、封闭、迷茫、已在悬崖边徘徊的心,慢慢地一点点一点点地拉升那已低到尘埃的自尊。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带着建构解决之道之耳,以尊重、接纳、理解、中立之姿,听来访者的生命故事、寻找例外,探索可能性,激发内在能量,燃起希望。最最重要的是在整个晤谈过程中,咨询师温和的态度,秉承不批评、不指责、不指导、不建议的原则,即不伤害的原则,创造的让来访者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全、轻松、无防御的环境,以及适时的鼓励,使来访者愿意打开其真实的内心世界,透过倾诉来疗愈往日“伤口”。当然该说的还是要提前说明,如心理咨询的意义、作用及限制,双管齐下(药物+心理疏导)的效用等,让来访者来决定。q老师说只要来访者需要,不论来访者是70%正常,还是30%的正常,我就陪其聊正常的那部分。是的,来访者需要,来访者求助,说明什么,说明有用,有帮助,这种方式对她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