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遛娃路上遇临时飘雨,突发奇想跟娃比拼背古诗,娃儿念叨《清明》:
念毕,我随口一问,你知道什么是“牧童”吗?
“知道,就是放牛娃!”没错!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一般多指放牛娃。
找了点有关牧童的画给看看:
常见牧童形象:骑牛、笛子、草帽、竹条…
一、诗词中的牧童
袁枚这首画面感很强。
吕洞宾描绘的场景比较特别,是牧童晚归休憩图。
这般自在悠闲自得,谁人得似牧童心?
网上搜了搜,诗词中描写的牧童还不少呢。
二、牧童放的是什么牛?
牧童的标配肯定是牛啊,都是什么牛呢?常见的有水牛和黄牛。
1、水牛和黄牛同科不同属。
水牛是牛科水牛属(Bubalus arnee),黄牛是牛科牛属(Bos primigenius)。
2、从外形和生活属性上看,水牛和黄牛有以下区别:
(1)水牛一般是黑色的,黄牛一般是黄色的。
(2)水牛的角很长,是弯曲状的,黄牛的角比较短而且不是很弯。
(3)水牛可以游泳,可以犁水田;黄牛一般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活动,可以犁旱地。中国南方多用水牛,北方多用黄牛。(水稻是水田作物,小麦是旱地作物。)
拓展:农耕文明…
三、古代的孩子都做些什么呢?
❣️为什么需要放牛?
耕牛劳作的时间不长,除了要犁地那十天半个月,其他时候闲着就要放牛啦。一般带牛出去吃吃草,水里泡一泡,走一走。当然,牛除了耕地,还能拉车、拉磨等等。牛还可以食用、或者做牛皮制品,比如皮带、皮鞋等等。
❣️为啥需要小孩放牛,大人干啥去了?
大人要干力气活(比如耕地等),小孩子力气小,可以做点简单轻松的事情,给大人帮忙。
下面这首小诗描绘的很有趣。
❣️古代的孩子都做些什么呢?
从古诗中可以瞥见一二,找几首常见的看看。
各处戏耍的儿童…
诗词中描述的多是无忧无虑的村童。
PS:
1、古人对于年龄的称谓极其讲究,自己顺道补了点知识,儿童:孩提(2-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幼年的泛称)、垂髫(3-8)、黄口(十岁以下)、豆蔻(13-14)。
2、现在孩子对于农耕文化应该比较陌生,就连我自己很多都不太清楚。翻书外加网上查询资料,只是泛泛的给孩子一个简单感受。农耕文明涉及的内容很广泛,随着知识储备增长,再慢慢深入了解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