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高铁票,他们为了省卧铺和硬座几十块差价而选择硬座,坐上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到达目的地。"
文字|云癸心
图片|网络
/1/
说起火车硬座,小时候第一次坐的经历令我记忆犹新。
那一年回老家还没有直达火车,要到宣威转车。于是我们一家子凌晨早早起床,披着冬日的星光,赶上到宣威的大巴。
大巴里很多人都在往黑色袋子里面呕吐长途颠簸所带来肠胃的抗议,我看着屏幕上播放的香港电影。车窗上雾蒙蒙一片。
沿途爸爸叫我看窗外,我用手指在有水汽的窗子上画出两只眼睛,对准一看:有雪!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雪,毕竟昆明很少下雪。长途颠簸的疲劳因为车窗外的雪一扫而空。
宣威火车站的拥挤超乎想象,人们急于赶上回家的列车,疏导人员用大喇叭叫喊着:“妇女儿童及孕妇优先!”恰好我是儿童,我妈是妇女,但是也没逃过春运人群迫切回家的心。
那些年的火车还是绿皮慢速火车,车窗还可以打开。
到站时,挤不下车的就学着电影里面跳窗,上不来车的就爬窗,周边的人还会帮一把。
火车上没有售卖食物,站台上的阿姨们就抓住商机,将一盘盘烤土豆高高举着,待有人需要,用一张报纸包好,配上几包辣椒粉,递上来。
过了好几个站台,懂事的我没对爸爸说我想吃,好饿呀。终于爸爸也忍不住买了一包土豆,和同坐的陌生人分享,刚烤出来的土豆弥漫着香气,大家都饿坏了,二话不说抓起就啃,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烤土豆。那时候的老乡,还有基本的信任,敢吃陌生人的东西。
一百多公里的路,走了像一个世纪那么长,沿途的天仙和峡谷倒是令年幼的我大开眼界。
/2/
第二次印象深刻也是春运带着外婆一起回老家,这次终于有直达的火车了。
很不幸,火车站票。
走廊上挤满了人,平时的“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推车识趣地不来了。当然最难熬的不是站着,而是站着睡觉。
人多到连落脚地地方也没有,一家人就找座位的边缘勉强靠着睡,火车一颠簸,就被震醒了。买到站票的我们耐不住困意,还是得睡,于是就在睡醒睡的循环中苦苦坚持。
半夜肚子饿,我妈给我接了唯一剩的开水泡了一碗面,可能是水太少的缘故,一碗面里看不见一点水的影子。我迫不及待一大口,好辣!都怪自己当时买非要赶时髦,买什么油辣子传奇。
一碗面只吃了一口,我妈接过一尝,也被辣得不行。
当时我在万般无奈之下说出一句著名论断:“火车火车,就是让人坐了会发火的车。”
我妈哑然一笑,觉得我说得对。
/4/
第三次记的无比清楚的硬座经历是我妈送我来上大学。
因为学校离家很远,机票高铁不敢奢求,甚至为了那及时块钱,连卧铺都没买,火车硬座才是最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尽管多年以来火车提速不少,但20几个小时的硬座,可想而知多难熬。
硬座最大的毛病就是空气太差,白天无休止的烟味从车厢连接处飘来,夜晚脱鞋睡觉的、出汗的、厕所的味道一起袭来,世界末日。
睡觉只能靠在仅有的一张座椅上,座椅没有任何倾斜角度,所以完全是靠整条脊柱支撑。
而颈椎随着火车颠簸左摇右晃,不停地提醒你不要睡了,可我就是困啊。很不人道的,晚上空调很足,夏天装束的每一个人冻得够呛。
运气好的或者说霸道一点的,整条三座的椅子没人,一长条睡在上面,也安稳一些。
没那么好运的干脆直接睡在座位下面,伸出的脚挡住了走廊的路。
人有三急,一节车厢超过定员118个人,小小的厕所便被列车员放弃治疗,臭气熏天。
关键是上了大号没水冲,任谁是下一个都无法在里面再上一次大号,就算是小号也要等到忍得不能再忍才勉强解开裤带。那一刻我深深觉得硬座已经到了关乎个人尊严的地步了。
后来在我又坐了一次硬座之后,我终于可以不用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了。
因为开通了高铁,大西南地区的高铁比硬座贵不了多少,我那瞬间觉得国家在关照曾经坐火车硬座吃尽苦头的我,然而肯定是我想多了。
/5/
后来啊,从昆明到老家只需要短短6个小时,我从大学回家有了高铁,加上转车也只要12个小时,一天之内就能回家睡个安稳觉。
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高铁票,他们为了省卧铺和硬座几十块差价而选择硬座,坐上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到达目的地。
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当看到火车上坐硬座长途的乘客,都会为他们默默祈祷:希望你们以后有能力买得起卧铺票。
好在他们就像当年的我和我妈一样,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向往,从未放弃好好过日子的念头。尽管他们的条件比不上很多人,但只要坚持抱有希望,一步步努力,总可以摆脱硬座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