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我个人的年度高频词。随着年龄增加,更加清晰地明白人的成长是必须的永不停止的,但是显性的富有吸引力的令你为之奋斗的目标却在一个个消退,不觉茫然,还用得着成长吗?往哪个方向成长?怎么成长?高晓松唱“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但是,如果你目之所及的明天和今天是一样的,你的远方也不过就是今天的拷贝罢了,自然而然就会抵达。这样的远方有什么可期盼的?
当人的显性成长趋于停滞的时候,隐性成长变的迫切和急需。那些显性的成长,从出生就开始的长身体、学走路说话、学习各种生存技能、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育子、晋职晋薪、功成名就等等,都有上限,在你达到足够成熟的年龄段时,需要你为其消耗的精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此,一直推着你进步的动力也随之减减减,生活趋向乏味无聊。
然而这些外在的成长只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内在的成长才会伴随我们终生,事实上所有外在的成长的高度和品质也是倚赖于我们内在成长的支撑。当外在成长的滞缓让我们的人生呈现荒芜时,只要内在成长发育的足够丰沛,荒芜一定会被欣欣向荣所覆盖。
读到陈春花教授的一段寄语: “你最贵重的财产和最伟大的力量, 常常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 没有人能拿走它们。 你,只有你, 才能够分配它们。”
成长正是我们“最贵重的财产和最伟大的力量”,只要我们愿意成长,才有可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只要我们一直在成长,就有能力不让明天过成今天的重复,才相信远方有跟眼前不一样的风景。
对“成长”的关注,促使我的阅读跳出以往的文学历史的狭窄范围,而更多地涉猎了哲学、政治、科学、管理、宗教等图书,他们打开了我的边界,让灵魂获得了更多的养分和支撑力量。
《终身成长》是今年众多读物中的一本,不是最有启发,但相对更加实际贴近职场中人,特别是显性成长尚未触及上限者,所以把它推荐为本次分享活动的主角。
摘录两段阅读笔记:
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他们来自何方”。
杰出的人拥有的另一项特别的才能,就是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成为未来的成功。
这两段里触及同一个主题——变化。人类社会可以确定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改变。但是,具有宿命意味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恰恰只是恐惧改变,并不恐惧现状,现状构建了一个封闭的舒适区。当你沉溺其中时,外面变化的速度正越来越快,既不会因为你涉世不深而放缓,也不会因为你资格足够老而为你停留,“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并非危言耸听,一个人思维固化,成长停滞,遭淘汰的结局不过是早一点或晚一点罢了。
唯有不停地成长才能帮助你增加应对变化的能力,避免淘汰只是最低要求,然后可以生活得好一点,再有更进一步的追求,直到登上人生的最高处,成长也仍然是你能够不衰竭的基本保证。
巅峰状态的持续需要一种健康、积极、不断进取的思维模式,一种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将关注点投放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态度上的长期的思考方法。无论是在商界、体坛、婚恋关系还是亲子教养中,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都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面对失败时的复原力,面对挑战时的承受力,面对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事业时付出努力的多寡。
在《终身成长》中引用了大量真实例子,多数系功成名就以及功成名就后的再度失败。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并不太具有普及意义,但他们的实践行为、思维方式、态度理念非常值得借鉴。
这本书也论及了成长的方法,不过,在我看来,首要的是解决对成长的态度,只有我们愿意主动积极地拥抱成长,才有可能真正习得方法,实现终身成长。
基于此,我在这本书的分享活动中,还加了本《谁动了我的奶酪》,强调说明态度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认识到,阻止每个人发生改变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自己,唯有个人的理念改变了,行为才能改变。
"All the trees are losing their leaves, and not one of them is worried(每棵树的树叶都在凋零,却没有一棵树为此而忧心忡忡)。"树叶落,是顺应变化,将过去归零,预备一轮新的开始。树用扎得坚固的根系,永不停息地汲取营养,积蓄成长的力量,在来年会长出新的叶子,枝繁叶茂风姿绰约。
特别想说的还有,改变并成长一定伴随着失误差错,只有什么事都不干的人才不犯错误。不要怕错误,也不必为错过的机会错过的成功错过的人而捶胸顿足,从历史和结果来看,所有的错过、过错都有其必然性。它们就是必定凋零的叶子,与其哀悼一片已经掉落的叶子,不如奋力成长,在下一刻,让绿叶迸发得满枝满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