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个世界总爱把我们的情感放在一个非此即彼的遴选或拣选的状态上考验,要么爱,要么不爱。让我们为下一步怎么办而烦恼、焦灼和痛苦。
抽象化以后,这个遴选或拣选的状态实际上就是几千年来人类并未解决的身心问题的一个缩影。身心问题讨论的是心灵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灵如何透过身体,与外在世界进行互动,相互影响。
而关于爱或不爱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人意识的体现。几百年来,从笛卡尔的二元论到后来的唯物主义,意识引起的严重的形而上学问题都是哲学家们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心物二元论是一个心灵哲学的课题,根本论据是指人是由“心灵”和“肉体”两部分所组成,与唯物主义强调“一个人的肉体就是它的全部”这种论据相对立。如果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定会否认第一人称的、主观的本体论的意识。虽然唯物主义者也会使用意识这个词,但他们指的却是别的东西。
让我们把“意识”或“心灵”聚焦在这个非此即彼的可能是痛苦焦灼的状态下,来看几种唯物主义对这种痛苦焦灼的心灵的批判:
行为主义:心灵归结为行为本身或行为的倾向和趋向,感到痛苦焦灼仅仅只是陷入痛苦焦灼的行为或倾向于陷入这种行为。
物理主义:心理状态只是大脑的状态,感到痛苦焦灼只是使你的C-神经纤维受到刺激。
功能主义:心理状态是由其因果关系规定和定义的。感到痛苦焦灼就是处于一种某些周边神经末梢的刺激所引起的状态,反过来结果又引起某些行为和衍生的功能状态。
增强人工智能理论:心灵只是被装进大脑中的生物计算机程序,或许也是被装进其它种类计算机中的程序,感到痛苦焦灼只是被装进了痛苦焦灼的程序。
以上对唯物主义的种种简明归纳就是一种意思:我们通常的痛苦焦灼就只是一种物理的或物质的东西,从而我们应该摆脱它们。此外,所有形式的二元论(实体二元论认为宇宙中有两种不同的实体,物质的对象和非物质的心灵,这可以追溯到笛卡尔的二元论;属性二元论认为物体具有物理的属性和精神的属性)都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互相排斥的,是对立的,这样的话,我们通常的痛苦焦灼又是与我们的肉身是矛盾的,也应该进行批判。
以上二元论和唯物主义的种种阐释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五个字:不要太执着。
二
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生活是空虚的,而我们也不懂爱——我们知道感觉,我们知道宣传,我们知道性的需求,但是没有爱。而如何转化这种空虚,没有烟如何找到火焰?”
对此他做过一些阐释。我们的真实状况是高尚、拥有、空虚的融合体,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超越寂寞、空虚和内在的贫乏。大部分的人都满意于自己,不想超越。要寻找新的事物是很麻烦的,所以宁愿保持现状——而这这是真正的困难所在。我们只在找寻一个替代品,在不同模式中相同的事物。我们的不满是非常肤浅的,我们要新的事物以满足自己,新的安全、新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是再一次的孤立。我们正寻求的,不是在超越孤立,而是强化孤立,让它得以永存,不被干扰。只有很少的人想要超越和探究我们所谓的空虚寂寞。那些为旧的寻求替代品的人会因发现新的安全而满意。
具体纠结于爱我的人、不爱我的人的逻辑设定下,按照对等原则应该有一个我爱的人,以及还应该有一个我不爱的人参与其中。纵观现代语境下的结婚对象的选择,不爱我的人和我不爱的人一般都是自动屏蔽不予纳入候选考虑的,如同对待路人甲路人乙一样。在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中二选一,这一直是当下的一条明规则(不是潜规则)。这条明规则对应的到底是功利主义还是实用主义或是其它什么主义,相信使用这条规则的人心中自有评估。而这条明规则的内涵,我觉得正是克里希那穆提提出来需要我们超越和探究的我们所谓的空虚寂寞。
三
and karma said:
you will 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 who
doesn't love you, for not loving
someone who did.
前两天,我在英语学习的微群中贴了一句话,就是上面那句英文句子。这句话是我在推特上看到的,觉得很有意思,就拿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理解。
这句话前半句是一般将来时,定语从句是一般现在时表将来,后半句状语嵌套的定语从句是一般过去时。我的初步翻译是:“你会爱上一个并未爱你的人,你并非因为这人爱你而爱这人。”当然我也觉得这样的翻译还是很肤浅的表面的文字对等的翻译。
对这句话进行文本分析,应该是这样的结果:逻辑上讲是未来你会爱上一个还没有爱上你的人,而这人之前并不爱你,你的爱不是因为这人爱你。透过句法来理解英文的字面表达是精确的。
有群友贴出一个理解:你将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因为有人爱你而你不去爱。我当时觉得他的后半句译文的意思不完全是原文文本体现的意思。
也有群友说她的理解:过去有人爱你,但是你没有去爱,所以你将来要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这个理解与我最初的翻译大致相同,但又与文本分析的结论有细微差异。
我把这个讨论转到朋友圈后,一位叫春夏秋冬的朋友给了她的翻译:你爱他只是因为你爱他,而与他爱不爱你无关。
之后第一个响应的群友又贴了一个他的一位英语高手朋友的翻译:“因果报应说:你会因为不爱爱你的人,而爱上不爱你的人。”他那位朋友考虑到了Karma的因素,梵语(Kar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
后两个翻译是加入了哲学的理解在内,这真是学无止境啊!这简直无法不让我联想到爱情的墨菲定律中的一条: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暗合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四
我们空虚寂寞。
我们回过头来审视那条庸俗的明规则,这两种选择都不是爱情的可能性,而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两套厨具而已。“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并无优劣,只看边界条件合适与否。自己处在模糊和混乱的亚稳态之中,不理解要什么,也不明白能给什么,选择哪一个,都不会有好结果。
2004年上映了一部泰国的爱情电影《画中情思》中有一句话“我死的时候没有找到爱我的人,但至少有我爱的人在身边。”
我想问的一句是:世道巨变时,众叛亲离时,你会和你爱的人在一起还是爱你的人在一起?
加缪有所言:我反抗,因此,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