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日更第四天
周六,和老爸一起去医院复查身体。十几天前就检查过了,医生说问题不大,给拿了十天的药。今天来进行复查。
周六的医院真是人满为患啊,尤其在抽血验血的窗口这,人更是多。大概很多科室都有抽血检查这一环节,所以,人都集中到这里来了。
老爸要做两个检查,抽血和照彩超,哪边都得排队。于是我和妹妹分工,一边一个人盯着,哪边先排上就先做哪一边,而老爸,则让他在这两个地点中间的地带等着。
我排彩超这里,是189号,而现在才到七十多号。虽然看叫号屏上显示有六个彩超室在工作,但是看叫号的速度,轮到我们也得半小时左右,妹妹说他那里也差不多。告诉老爸叫他安心坐在那里等着我们叫他,然后我也找了个座位耐心等待。
仔细观察了一下屏幕上的几个彩超室排号情况,它们好像针对照身体不同部位分的号,而不是平均分配,所以有的彩超室没有几个人排号,有的却是长长的一大串。
周围等叫号的人一般都在看手机。幸好有了手机,让漫长的等待变得不再无聊。也有人在和家人讨论病情,旁边一个男人再和老婆一起计算看病花了多少钱。
又过来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四五岁左右的男孩子,正好一个人号到了起身离开,那位妈妈带着孩子坐在那里。孩子对一会儿要做的检查有些恐惧,一个劲儿问妈妈“做彩超疼不疼”。妈妈耐心地给他解释检查会怎么做。听说一点不会疼,孩子立刻高兴起来,妈妈把他放到膝上,搂着他,小声给他讲解墙上宣传画的知识。这个妈妈,温柔体贴又有耐心,并且有良好的素养,和孩子说话轻言细语不影响别人,并且时不时拢一下孩子的腿,不让孩子的鞋碰到旁边的人。
这时,我身后一个声音吸引住了我的注意力。这是一个老太太的声音,刚才她就一直絮絮叨叨和身边的人在说话,我已经有一耳朵没一耳朵地听了不少了,是和儿媳妇闹矛盾的日常琐事。
“现在,她哄她的孩子,我做我的饭。你说多可气,做好饭叫她吃饭,她连话都不说,坐那就吃,吃完就走!你说有这样的吗?!”
这时,那个老太太的声音越来越高,明显是气愤的不行,忘记了周围的环境。旁边的人好像被她的声音震住了,大家都渐渐停止了互相说话,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还有人朝她这边张望。
老太太也发觉自己的声音太大了,赶紧压低了声音,但是抑制不住倾诉的欲望,继续和旁边的人倒苦水。
“她没素质,她那个妈也一样。那天她妈竟然和我说:别人都在儿子那轮班,问我怎么不轮班住?这不是耍浑吗?当初结婚前就说好了,要么他们自己买房我给出首付,要么住这个三居,但是我得和他们一起住。说过的话又不算数了!你看,闺女浑,根儿在妈那里呢!”
“她妹夫那天来家里,我还在客厅里坐着,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奔她那屋去了。这一家子,真是没教养!”
……
老太太又絮絮叨叨说了好半天,把这些不快都说出去了,好像心情也好些了。旁边那个人一直在劝说着老太太,时不时应和着也跟着说两句那个儿媳妇。
我回头看了看,听他们对话的口气和那人的年龄以及长相,感觉那个陪同的人是老太太的大儿子,看着忠厚老实。听说话的口气,他对老太太的境遇也挺无奈。
刚才听老太太絮絮叨叨地叙述中,我听到了一个让他们此时此刻面对这种境况无可奈何的原因:老太太当初在儿子结婚前把房子过户给小儿子了。现在,这房子属于儿子,怪不得儿媳妇能理直气壮说这是“我们的家”。从老太太的叙述中一直没听到她提这个小儿子说什么,大概是向着自己老婆说话或者默认老婆的行为,总之应该是没说什么让她欣慰的话。唉,疼老婆是没错,可纵容老婆欺负自己妈妈不吱声,也是让老妈心寒啊!
这时,老爸到号了,我们赶紧去检查了。几项检查都没有问题了,我们都放了心。
回家的路上,我和妹妹说起医院里那个老太太的事,都有点感慨。再一次想起电视里陈旭律师劝导所有老人的话:“ 老了以后,一定要守住老窝、保住老本,才不凄凉。”真是说得太对了!
就像刚才那位老太太,本来房子是自己的,她当初应该保住自己的房子,给儿子另买房子,她出首付,儿子自己去还贷款。可不知什么原因竟把房子过户给了儿子,等于自己没有了房子。想她现在也是悔不当初,可是,把房子要回来应该不太可能,自己再买也不可能了。
其实老人如果身体健康,还是不要和婚后的子女住在一起,毕竟大家生活习惯不同,对事物看法不同,在一起生活极易产生矛盾。要是遇到婆媳都不计较、互相感恩的还好,否则,天天生气吵架冷暴力,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啊!
妹妹家虽是女孩儿,但也有同感。
总结:
好好保养身体,将来老了身体健康少受罪;
老了以后一定要守好老窝,保住老本;
好好教育子女,让他们有素养、有担当、孝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