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宝贝,怎么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开朗?不能很快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怎么有点怕生?见到叔叔阿姨总是往后躲?或者去上幼儿园时,老是哭闹不休?在学校上学时,都不敢上厕所?或者是孩子为什么只敢在学校小便,大便则非要憋到家里再排?
害怕、恐惧是我们生命早期的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小孩子更多。因此,小孩子们常常有一些,在大人看来莫名其妙的恐惧。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还可能发生他们真的相信床底下可能藏着怪兽,黑暗的房间里潜伏着可怕的未知的东西,或者他们害怕雷电、黑暗、大的声音、动物、陌生人等等。
当然,害怕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一个无所畏惧的孩子,往往会在碰到危险的事物和情况,不知道躲避和保护自我。但是,害怕太多也不好,会容易弄得家庭不安宁,大人孩子都疑神疑鬼的。
“害怕“一样什么东西,真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受和体验,不知道害怕或者不太怕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折磨。这些“害怕“严重时,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大人需要帮助孩子摆脱、战胜这种情绪,不能让孩子在“害怕”中长大。
建议我们家长这样做:
1.建立安全平静和谐的家庭环境。
许多家庭成员由于个人脾性,生活压力或者其他的原因,成日情绪化严重,频繁发生暴力或者吵架事件,造成家庭氛围不够安全和谐。这样容易引起孩子没有安全感,而孩子的恐惧感往往来自那些不安全感。我们要为孩子营造温和、稳定、有秩序、规则统一的舒适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知道父母会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2.我们大人不能“奖励”孩子的恐惧感。
常常见到有孩子说害怕什么东西的时候,家长常常爱怜地抱紧孩子,说:“不怕不怕,我们不怕哦!”或者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孩子怕什么等等。大人不要这样刻意去保护孩子,无意中强化TA对这些东西的恐惧感。
大人害怕什么东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或者在孩子面前表露恐惧表情之类的,引起或加剧孩子的恐惧感。
这是间接地“奖励”孩子,给予TA心理暗示,继续恐惧下去!
3.不要恐吓孩子,增加他们的恐惧感。
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不休的时候、不听话的时候常常说:“再哭大老虎就来吃你啦”、“让医生给你打针”,或者“让警察把你抓走吧”等等。
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暂时的安静下来。可是,如饮鸩止渴般,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甚至心理暗疾。
比如,让孩子无法抑制地对某些事物恐惧一生,或者导致孩子对医生、警察之类的职业有害怕心理,导致在需要时,与他们正常沟通或者打交道。
4.我们要为胆小的孩子壮壮胆。
我们可以尝尝给孩子讲一些常识,可以有效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感。有时候,孩子恐惧某种东西,有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无知。我们除了可以跟孩子讲讲一些东西的原理和道理之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去进行详细观察。
一旦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原理之后,孩子的恐惧心理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5.我们可以试着用“脱敏疗法”,治疗孩子的恐惧感。
心理学上有一种“脱敏疗法”,就让害怕者闭上眼睛,想想自己害怕的那种东西,在非常遥远的地方,然后把它从远处往自己跟前慢慢移动,当感觉害怕的时候呢,就停顿一会,让自己适应一下,然后,觉得能接受了再往前移。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害怕时,我们家长可以试着“脱敏疗法”。当孩子害怕那些无须惧怕的东西时,大人可以陪伴着孩子,创造机会诱导TA去接近所怕事物。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可以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就见怪不怪,慢慢适应了。
6.我们可以试着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害怕某些事物时,大人也可以试着用轻松欢快的语气去谈论别的事物,去转移TA的注意力。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沮丧、伤心、害怕等感受,都属于负能量,常常会引起人们身体的不适感,甚至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其中的害怕恐惧,则是最折磨人的事情之一。
受到害怕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可能会让我们在机遇面前裹足不前,在遇到事情时常常畏缩后退不作为。
如果人生中没有无谓的害怕,就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和修为。
这个需要我们培养、教育孩子,从童年开始,从小事情开始,慢慢减少和战胜自己的恐惧感,带着大无畏的精神,去迎接那些未知的挑战,和面对生活的真相!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周二好!
我是紫紫天鹅,最近一直在阅读和学习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将常常为大家分享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知识和体会,敬请关注。
欢迎大家常来坐坐哦!
作者简介
紫紫天鹅,80后二宝妈,深耕育儿、亲子领域;岁月不饶人,她亦不愿饶过岁月!她用岁月煮酒,只为今日与你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