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烤鸭,相信大家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就是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一般到了北京,大多数人会选择尝尝这全聚德的果木烤鸭。毕竟全聚德的烤鸭,在解放初期,周恩来总理经常会带国外朋友来品尝,这也让其名扬海外。且不说现在全聚德烤鸭的味道,今天小编就单说“全聚德”这三个字背后的故事。
1864年,北京前门附近。
天色初明,腊月里的寒风让人缩脖子缩手。杨全仁满头大汗地放下扁担,将自己饲养的鸡鸭放在地上。裹好身上的棉袄,找了个避风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顾客的上门。这个市场老杨来了很多年了,这里的很多顾客都是他的老主顾。不大一会,冷清的市场开始热闹起来。
”老杨,鸡鸭还是老价钱?是正经的小母鸡不?“一个老主顾掐着一只母鸡的翅膀,调笑的对着老杨说。
面对着老主顾的调侃,老杨只是咧嘴一笑,手脚略有些迟缓的过称、收钱。顾客看着手脚冰凉的老杨说道:“老杨啊,你这么多年也应该攒了不少钱了,为何不买下个店铺做生意啊?最起码不会被寒风吹了,我们买个东西也暖和啊!”
老主顾的话,让杨全仁眼前一亮。是啊,我为什么不买家店铺做生意呢?于是乎,杨全仁开始有心的寻找合适的店面。这一天,老杨来到了北京极为热闹的肉市街广和茶楼北口。眼前热闹的景象,让老杨煞是眼红。老杨心想:“我要是在这开个店面,啧啧,这生意很是要得啊!”
杨全仁边走边看,忽然,不远处的一处干果铺引起了他的注意。与别的商户人来人往不同,这家干果铺冷清得很,店老板也慵懒的躺在店内的椅子上。出于好奇,杨全仁走进了店铺。
“买东西啊,自己看吧,都标着价呢!”店主身都没起,懒洋洋地说了几句话。老杨一听,心想:“怪不得生意这么差呢,就按照这个态度,没黄都算老天爷赏饭吃。”逛了一圈,杨全仁顺口问道:“掌柜的,你这生意不咋的啊,我也没啥买的。对了,你店铺卖不?”其实杨全仁只是与对方逗个壳子,也没指望对方能卖。
“咋的,我卖,你买吗?”让杨全仁没想到的是,对方听到这句话,双眼冒光的起身了。就这样,这家叫做“德聚全”的干果铺,鬼使神差的成为了杨全仁的店铺。有了店面,杨全仁就不想只卖鸡鸭了,他想要做“深加工”,准备进军食品行业,做烤鸭。既然要开烤鸭店,哪原先的这个“德聚全”的招牌就必须要更换。
可是起什么店名能够吉利还招财呢?为了这一个店名,杨全仁是没少花钱找人。最后老杨托人找到了一位北京当时有名的风水先生,在金钱开路下,风水先生来到店面转了一圈后说道:“依老夫所见,你此处地形似一座八抬大轿,寓意财源高升。你只需将“德聚全”的字号颠倒过来,换做“全聚德”。老夫保证你家日后必定会时来运转,生意发达!另外,“全聚德”的【全】字为全而无缺,【聚】字为聚而不散,【仁】字为仁德为先,正应合你“全仁”二字!”
风水先生的这番话,让杨全仁信服无比。于是,在某个吉时,杨全仁将京城名士钱子龙秀才所写的“全聚德”招牌,制成了一面金字大匾高悬在了自己的店门之上。而全聚德烤鸭为何火?一是起初全聚德的烤鸭师傅乃是清朝宫廷御膳房的。二是全聚德烤鸭的烤制方法为果木烤制,能让北京烤鸭具有独特的清香。正是凭着这两点,全聚德的烤鸭成为了北京对外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