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成功的核心方法论,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低买高卖。
2.所谓的成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而已—— 每周进步一点点也比没进步强出一万倍,因为后面还有“复利效应”。嗯,这也是世人皆知的秘密,却也偏偏是绝大多数人就是死活做不到的“秘密”。
3.那些从一开始就想要挣扎着成为“合格投资者”的人,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尽量靠自己的习惯”。每一次对他人的无脑依赖,都是对自己能力磨练的进一步弃绝。如果你是不能自己研究、不能自己思考、不能自己选择的人,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进入投资领域—— 这里是丛林,这里是现实生活中罕见的“达尔文主义绝对适用、肯定适用的领域”。
4.定投策略:定期等额购买某一支(或几只)成长型股票。根据你的知识与判断,最终,你选择了某的股票,你认定它是个“成长型公司”,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设定一个期限,可以是每周,也可以是每月,也可以是每个季度;每个期限到达之时,无视股价的变化,购买等量金额的该公司股票。
6.定投策略是很好的“避险工具” —— 因为在出手购买的那一瞬间,几乎没有任何百分之百确定的办法去判断:a) 当前时间点股价是否处于低点;b) 购买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而采用定投策略,则相当于确定地“捕捉”了一段时间里的均价。
7.上学的时候,99% 的人做作业(做功课,“do your homework”)是为了“交作业”(即,给别人一个交代)—— 这样的习惯决定了绝大多数人从很小的时候就给“自己埋了一个雷”,或者说“挖了一个坑”:他们此生压根就没有过“提前做功课”的习惯…… 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是“实在不行了才手忙脚乱地补作业”。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你可以轻松想象得出来: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在投资领域里从一开始就满身背负着“劣势”。在投资领域里,
功课是做给自己的,并且还要在做完之后用自己的资金去“践行”自己的功课…… 而后还要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等待那功课的成绩……
8.一个过去可能完全不当回事儿现在却知道无比重要的习惯:“只字不差地阅读”。其实,我还有个习惯要灌输给大家:逐步彻底脱离“伸手党”。
9.作业(1)在你的表单里加上定投策略。2. 自己开始思考探索“成长性公司的属性与特质”。
反思1. 还有什么“世人皆知”的秘密?又,为什么这些“秘密”其实很有效但人们却死活不重视?
人们往往是做最熟悉的选择,而不是做对的选择。人根本就是凭着感性在生活。所以,我们真的要不断的去拓宽我们自己的认知,把有些不熟悉的东西变成熟悉,这样我们才会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才会有正确的行为。
2.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其实很简单,可你就是没做到?想想看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后再琢磨一下,“有没有办法突破?”
生活中很简单而没有做到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锻炼身体。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事先设立了一个很大很宏伟的目标,但往往达不成,有很深的挫败感,导致放弃。突破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设一个小,但真的可以实施的目标,相信积累的力量。
3. “伸手党”的属性与特质是都有哪些?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伸手党”倾向极为严重?为了“再也不做伸手党”,你必须纠正的行为习惯是什么?
伸手党的属性和特质就是懒惰不愿意行动。还有就是没有看到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还有就是对这个事情没有想得很深很透,行动也不强。巨大的根本还是认知不够。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伸手党。比如电脑问题的解决。我必须纠正的行为习惯是有想法迟迟不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