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是一种感觉,糊里糊涂,醒着做白日梦的感觉。
我的糊涂线体日记,已有数百篇,不是毎日必记,得空且有闲心散意时,才由得自己糊涂一下。
实话说,这糊涂的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很糟,似全凭运气。
好的时候越画越顺,并聚精会神,每一笔颤动或转向都如心神合一,手即心神的延伸。感觉不会错过任何细节,似乎毛孔全张,都随我的眼睛注视着。
但其过程中如略有分神,如“哎呀,糟糕,坏了!”之类的念头一起,手下就容易错乱,连心神也会觉得疲软。一念起伏,再凝神时,画已转向一种又丑又乱的局面,这个念头再一接续,就彻底陷落了。这一路就像爬山一个岔道脚一滑,一路滚下来,想拼命抓住什么挽救,杯水车薪之感,越是努力越是这种感觉就越明确。
挣扎是难免的,挽救成功的,十中有一二。
但世事无常,妙就妙在随着时间你再去翻这些糊涂的画稿,有些认为极糟糕的忽然摇身一变成了眼里的璞玉,越瞧越惊赞。此中感受颇为神奇,画画有段时日的朋友,必有此同感。
这些画一旦画完,就像尘封的酒坛子,我极少去翻看它们,让它们在记忆里淡淡隐没。只等下一个兴致随意捕捉到时,才细细品一回,中间相隔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最为有效。
当然,这种回品的行为无法改变已经画完的画,但可以明确当下的审美与感触,对糊涂线体的进化颇有进益。
有时涂之前没什么比较好的感觉,就翻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稿,看一会儿,当心为其中细节而动之时,便可合上,即可开始动笔,心中只想着那种我认为美的线条节奏感,心随眼,眼赶着手,一气呵成。当然这股子气自然有枯竭之时,如在枯竭之前已经把这幅画的基调底子打下了,则笔笔莲花,能很顺利地持续;如枯竭前还未打底,就很容易走上岔路,最后画的很糟糕。
不过有了前面变废为宝的体验,所以任何画我都会好好留存着,等下一个懂得欣赏的自己去发现。
之前我谈过糊涂线体的失控理论,至今我依旧认为然也,只是细节上的体验一直有所变化,或者说我对这些已经存下的绘画体验,每次回顾时所用的角度有所偏差,里面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时是有时否,一直在变幻着。但画画时肆意的放纵,在失控与控制之间的徘徊,在放与收之间,有很多个我在角逐,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很像在和几个人一起画画,画面上有几个人角力的痕迹。这是个漫长的拉锯战,有时我先倒下,有时是它们。好像大部分是我留到了最后,很偶尔的才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倒下了,投降了,被迫违心的画完这幅画。当然这是我自以为的事,也许,它们早已无声无息占据我,在我尚未察觉反应前,以为我的意志坚持下来直到最后的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