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1日,这一天,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4月1日是中学母校的校庆,我们没忘记,但那时没有纪念活动,也没有今天的什么party; 二是白木耳试验也在今天开始,在《知青还真有两下子》文中已提过; 三是我们第4生产队的知青在这一天第一次孵小鸡,企图改变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记得有一次,一位知青回城,带来了他母亲给的罐头厂的“残渣余孽”,就是那些做罐头剩下的、不符合标准的粹鱼粹肉什么的。那一天,他回小山村的时候,刚好知青们收工回来,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喂,什么好吃的?快拿出来共产主义吧。”大家伙目不转睛、磨拳擦掌、垂涎三尺,来不及拿筷子,就用那开始长茧的手,你一抓,他一把,顷刻间把“残渣余孽”扫除干净。正当我们用水布(小山村的农民劳动时习惯在腰间扎一条水布)擦擦嘴的时候,被我们生产队的社员看见。知道我们生活也挺艰苦的。给了我们一个好心的建议:孵小鸡,改善生活。
养鸡我们是养了,小鸡都是在市场买的,但成活率不高,社员说,如果自己孵小鸡,成活率可以高一些。如此好事,何乐不为。
于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两件事:一是挑选12个新鲜的鸡蛋;二是为母鸡准备一个孵小鸡的窝,这个窝还要让母鸡感到温馨,按社员所教,我们用一个插秧时装“秧头肥”的木桶(直径约50厘米,高20厘米),里面铺垫了一层软软稻草。万事具备,就等有抱窝的母鸡来抱窝了。
本来,3月29日就有一只母鸡呈现抱窝的形态,为了防止“假抱窝”。一直等到4月1日晚上,才把母鸡放进窝里,以免母鸡认窝。那天早上,男知青都上山寮栽培白木耳,我们就把这件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给了留守的女知青。
10天后,我们从山寮下山,第一件事关心的就是看看母鸡如何抱窝。一切正常,太好了,原来担心的母鸡假抱窝的现象没有发生。耐心再等11天,我们就有小鸡了。每天收工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窝边,抱起母鸡,看看窝里的鸡蛋有什么变化?等啊等,看啊看,到了4月21日,小鸡还不出来,赶紧跑去请教社员,怎么小鸡还不出壳?社员掐手一算,才20天嘛。真是急疯了头,那就再等明天吧,其实,那天晚上,我们都起来好几次,生怕母鸡不小心把小鸡压死。
4月22日,没有小鸡出壳;
4月23日,还是没有小鸡出壳;
4月24日,仍然没有小鸡出壳。社员说,第21天小鸡出壳基本上都在同一天,如果在第22天或23天出壳的小鸡就叫弱鸡,也很难养活的。
第一次孵小鸡宣布失败,总结原因有两条:第一,我们养的母鸡是年轻母鸡(才几个月嘛!);第二,是我们太急躁,母鸡抱窝期间,经常检查视察,影响了母鸡正常的抱窝。从那以后,知青们流行一句话:不管白鸡黑鸡,会抱窝的就是好鸡。
这次失败并没有给我们太大的打击,后来白木耳的栽培成功淡化了我们的悲观情绪。没关系,等适当时候,再来一次。
到了9月份,我们插队已近2年了,养的母鸡也可算老母鸡了,于是我们决定进行第二次孵小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前期准备工作顺利进行,9月9日,开始了第二次抱窝。
到了第3天晚上,我们决定:请我们的邻居鸾姐当技术顾问,鸾姐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前来帮我们检查鸡窝。她叫我们准备一枝大美(大号煤油灯),左手卷成筒形,右手拿着鸡蛋,对着煤油灯,转动鸡蛋,一会儿,她把其中6粒鸡蛋放到鸡窝里,其它的鸡蛋则不再放下。我们不解,她说,这6粒是“有形”的(指受精蛋),可以出小鸡,其它的出不了,可以吃掉。
在鸾姐的指导下,我们不再进行突击检查,老母鸡顺利完成了抱窝任务,到9月30日,6只小鸡“啄、啄、啄、啄”地破壳而出。
刚出壳的小鸡可不好玩,湿淋淋的浑身粘满蛋清,不过不要紧,母鸡会负起母亲的责任,它用鸡腹下的毛,帮小鸡擦啊,擦啊,不一会儿,小鸡的毛干了,黄绒绒的,像玩具似的,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淡红色的爪子,放在手心上也不会扎人。
开始要喂小鸡的粹米,还要放一些水,小鸡要喝水的,大约过了7、8 天,就可以给小鸡喂整粒的大米了。看到小鸡觅食的样子,挺有趣,如果是母鸡带小鸡觅食,那更好玩,母鸡找到好吃的东西,就用嘴巴衔着,放在小鸡面前,然后“哦、哦、哦”叫着,小鸡就会跑来争着吃;遇到别的鸡来抢食,母鸡就会张开两只翅膀,发出“咯、咯、咯”的叫声,把对手赶走。
大约1个月后,小鸡自己会觅食了,母鸡就不管小鸡,让小鸡们自己去生存,不过,我们还是要给小鸡一些饲料,比如菜叶、猪食、番薯等等,好让小鸡快快长大。
毛绒绒的小鸡在不知不觉中一天一天地长大,15天后,两只翅膀的末端和尾巴就长出粗毛,一个月后,全身的粗毛就基本长齐了。这时,就知道那是公鸡那是母鸡,从鸡冠的大小和羽毛的亮度来判断,鸡冠较高、羽毛较亮的是公鸡,反则是母鸡。100多天后,就可以宰而食之,不过呢,一般来说,公鸡都是先作盘中餐,母鸡则留着下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走过的山水,都是风景;尝过的欢愉,都是幸福。知青插队,蓦然回首,虽然感概颇多,蹉跎岁月,也曾给人带来欢乐。其实生命,真的不需要太多的铭记,有蓝天白云,有高山流水,有亲人的牵挂,有真诚的朋友,有热心的邻居,便已足够。再苦的日子,能孵出一窝小鸡,也会有莫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