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晶晶老师在群里的分享。晶晶老师出差,好几天没见孩子,于是特意准备了材料,准备给孩子做他最爱吃的意面。
结果孩子放学,一见到晶晶,就喊“妈,我今天想吃泡面!”
晶晶老师愣了一下,跟孩子说:“我都准备好了,给你做意面啊”
“我不想吃意面,我只想吃泡面”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晶晶脑袋快速思考了30秒,跟孩子说:“好吧,咱们都放过自己,反正我其实也不那么爱做饭,你吃泡面吧,咱俩都开心。”
孩子非常开心的抱住晶晶,感谢她,只是因为妈妈允许他吃泡面。
可能大多数的父母,会抗拒孩子吃泡面,觉得是垃圾食品,不利于健康。于是,讲道理,动武力,最后的后果就是,孩子一顿哭,家长生闷气。
何必呢?
未被满足的愿望不会消失,会一直潜伏在身体里,某一天伺机而动想要被满足。或者压抑,最后破土而出,变为更强大的力量。
孩子只是偶尔想吃泡面,对身体有多大影响呢?不见得。但如果没被满足,很有可能孩子会爱上泡面,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自己想办法满足。
在孩子渴望的当下,满足他,他感受到的都是满满的爱。就像李雪说的:“孩子想要一颗糖,你给他100颗糖,剩下的99颗都在说 我爱你。”
不满足是一种情况,还有可能有的家长会表达自己的不满。“我这么辛苦出差回来,不爱做饭的我辛辛苦苦准备食材,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可能这时候孩子就很郁闷了。我只是不想吃意面,怎么就不识好歹了?怎么就无视你的辛苦了?
对于家长来说,做意面是想表达对孩子的爱,既然孩子不接受,完全可以换另一种方式啊!重点不是怎么做,是得知道想做的事(表达对孩子的爱),这个背后是自己的需求和期待,跟孩子并没有什么关系。
想通这一点,会不会就不再纠结于“我这么辛苦,而你却不接受我的辛苦”这种心理了呢?
在跟很多人的相处中,别人的行为本身没有什么,可是我们的感受却是不同的。用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来说,人的行为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起。
下一次,有情绪的时候,问问自己,是他做错了什么吗?还是我的期待没被满足?是他的原因还是我的原因?这个结果,对我真的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