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通常就是疯玩,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串门放鞭炮,追追闹闹。
那时候对钱没啥概念,通常长辈也就是给个5块,10块。给压岁钱最慷慨的是奶奶,记得奶奶会在小年之前就去信用社换崭新的新票,然后藏在被子下面。
等大年初一,小孩子来拜年,奶奶就会每人塞一张。有的时候会偷偷多塞给我两张。那时候,钱到手基本都拿去买零食吃。
后来,记得有几次有亲戚给了比较大面额的压岁钱,妈妈就说:“我帮你保管吧!”之后就再也没见到过了……
“压岁钱我先帮你存着,等你长大了就给你”
这句话堪称21世纪最大的谎言……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说,光串个门长辈看到小孩都喜欢包压岁包,过个年孩子能收到万儿八千的压岁钱,孩子上学前对钱没概念,都是我给存起来,也没有单独的账户,然后不知不觉就混在一起花掉了,等孩子上了学,每年的压岁钱跟他说拿去付学费,他也没意见。
直到去年我开始接触定投理财的概念,突然有了个想法,孩子每年收到压岁钱后,不妨可以进行定投,将来给孩子作为18岁的成人礼,或者上大学的教育资金。
10多年的跨度,会帮助孩子积累不菲的资金。另外,本身这个伴随孩子成长起来的基金定投计划,也能为孩子的财商教育好好上一课。
说干就干,今年第一年的压岁钱帮他分成了三份,分别是:
给他现金
买货币基金
买指数基金
然后给他分别展示这两种基金的走势和波动。虽然我也看得不明不白。
接着告诉他,基金就好比会下蛋的鹅。只不过,
货币基金是每天下一个蛋。
指数基金呢,则下蛋不稳定:
有的时候下的格外多,有的时候一点都不下。但是如果长期持有后,指数基金下的蛋会明显比其他基金更多。
而持有现金是一点蛋都不下的。
如果想以后有更多的钱买零食,就不要拿着现金,而是去买能下蛋的基金。如果是短期要用的钱,可以买稳定下蛋的货币基金,长期不用的钱则可以买指数基金哦。
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去选择。
等孩子理解了这种理念,以后过年,我们就可以给娃送“压岁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