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说还可以如此创作,以历史文件、传记、书信、档案的方式呈现,冷静而真实。当你沉浸其中,深刻体会某种情绪的时候,作者却说,组成这部小说的文件均出自他的虚构。如果书中有真实,那是小说之真,不是历史之真。小说之真,便是作者心境之真了,约翰·威廉斯在一段真实历史的架构下,填充以虚构的枝叶,从中旁观人性、洞悉人生,塑造出奥古斯都荏弱多病、寂寞隐忍的帝王形象,他身形瘦削,但行动坚定,他的影子很长,盖住他诗人般的孤独。
——原先,我只不过知道奥古斯都是那个治国有方的第一位罗马皇帝,凯撒大帝而已。
读约翰·威廉斯的作品,像缓缓倾泻的流沙,从一开始细碎地落下,平淡静默,到后来沙越积越多,聚成沙堆,变得无比沉重。所以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BOOK III和终章,像被埋进沙堆里难以自拔。无论是《斯通纳》里的平凡小人物,还是《奥古斯都》里的一代帝王,约翰·威廉斯都用朴素的文字都写出了史诗般的人生。
《奥古斯都》不仅仅是写人生。时间带走奥古斯都的罗马,带走李维娅的野心、尤利娅的激情、他们的阴谋、背叛,时间带走一切,但历史绝不会就此荒芜。
当全书最后一句,借菲利普斯医生之口向众神祈祷:在尼禄君临世界的年代,罗马终将实现屋大维·凯撒的梦想。在我们已知未来的视角里,这充满希望的语气让悲剧色彩来得万分浓重。
如果要评判人生,作者通过屋大维的最后的自述去探求一种诗人的品格。
但评判历史,唯有后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