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卡即便在逆境中也依然保持着希望,她将自己的这一品质归功于她“出奇的酷的”父母所给予她的无条件的支持:“坚持不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种信念来自自我价值感,而自我价值感又来自我们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对自己生活的感受。”
这是我发现的模式。
首先,在支持性的教育与要求性的教育之间,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此消彼长。一个常见的误解认为,“强硬的爱”是在喜爱和尊重之间达成的一个平衡点,而“坚定地施加期望”是另一个平衡点。在现实中,你可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很明显,这也正是史蒂夫· 杨和弗朗西斯卡· 马丁内兹的父母所做的。杨的父母是强硬的,但他们也很爱自己的孩子。马丁内兹的父母很有爱,但他们也很坚定。在明确地把孩子的兴趣放到第一位这一点上,这两个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但没有一个家庭认为,对于应该做什么、该多努力,以及何时可以放弃,孩子们能对此做出更好的判断。下面这张图代表了当代的心理学家对养育方式的分类。它不是一个连续的谱系,而是两个。右上方的象限是对孩子既要求严格又坚定支持的家长,专业术语是“权威型教育”(authoritative parenting),这种教育模式很容易与“专制型教育”(authoritrian parenting)混淆。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我会将权威型教育称为明智型教育(wise parenting),因为在这一象限中,家长能准确地判断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认可孩子们需要爱、限制和自由,以实现他们的全部潜力。父母的权威是基于知识和智慧,而不是权力。另外三个象限里的教育方式包括对孩子要求不高也不支持孩子的教育方式,其典型就是忽视型教育。忽视型教育会制造出特别有害的情绪氛围,但对这种教育方式,我在此不做更多的讨论。专制型的家长尽管对孩子是有要求但不支持的,完全接近约翰· 华生强化孩子品格的主张。与此相反,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是支持的和没有什么要求
教育研究人员发现,比家长想要传递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接收到了什么样的信息。比如,不许看电视或禁止骂人,这些看似是典型的专制型教育,但实际上,这样的父母不一定是专制的。另外,让孩子从高中辍学似乎是放任型教育,但它可能只是反映了父母在观念方面的差异。换言之,如果你在超市的走廊上听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请不要急于做判断。大多数情况下,你并没有足够的背景信息来了解这个孩子是如何解读这些交流的。孩子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