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金色年华,正是沐浴来自父母双亲的阳光雨露,享受家庭百般呵护的时候。可是,对于家住谭家湾镇香炉山村的候涛来说,没能拥有那份贴心的温暖。
五月十八日,候涛就读的区二中班主任、团委书记、工会领导带着慰问品走进他的家。见到熟悉的老师,他憨厚黝黑的脸庞绽放出微微笑意,看得出他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平静与成熟。
2012年春,候涛的父亲在陕西煤矿打工,一段时间总感觉身体异常不适,经区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淋巴癌晚期。为了治病,家里仅有的那点积蓄花完了,还欠下一堆债务,终究未能挽回他父亲的生命,半年之后,父亲撒手离去。
候涛还未从失去父爱的悲痛中缓过来,母亲接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在当年的冬天,撇下七十多岁的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很心的离家出走。
已经懂得不少事的候涛靠在奶奶的怀里,他擦干眼泪说“奶奶,今后,我和弟弟一定听您的话,帮你做事,好好学习”。
奶孙三个相依为命,在两间破房子里艰难度日。每天一放学,候涛想着尽快回家,帮奶多做点事,割麦、拔草、打柴、择菜,小小的年纪的他学会了所有能做的农活。星期天,他拿个蛇皮袋子走村串户,一块块废旧塑料,一个个水瓶,凡能变卖一分钱的垃圾他都一点点检起来。有些时候,他和奶奶、弟弟一起,到房后山上摘金银花、割艾蒿、摘杨槐树花,晒干后拿到街上变点钱。
苦水没能淹没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关爱下,候涛一家逐步走出困境,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如今搬进了村精准扶贫安置区的新房,一家三口享受着低保生活待遇,兄弟俩在校读书学杂费、生活补贴费基本得到减免,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时常送去粮油、衣服。当村委会干部问起今年已八十岁高龄的候涛奶奶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家饱含热泪,激动的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去年秋,候涛以优异成绩考取区二中,迈入高中生活。他深知自已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学习上,他勤奋刻苦、虚心求知,扎实地学好每门课程;生活中,他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不乱花费一分钱,从学校到家三十多里的路程,往返途中也舍不得坐二元的公交。
高二(2)班班主任董老师介绍,候涛对老师同学很有礼貌,关心班集体,经常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上学期被校团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疫情没能阻断师生的情感交流,董老师十分牵挂候涛的学习。每隔数日,董老师都会通过电话或微信询问他的思想变化情况,鼓励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战胜一切暂时困难,自立自强,将来回报社会。
香炉山上云雾绕,绿荫人家万象新。一排排崭新的移民楼房,掩影在浓绿的杏树、桃梅林海间,这里仿佛有世桃园般的意境。候涛目送老师远去的背影,心里更加坚定了追寻梦想的信念。在艳艳暖日映照下,大踏步沿着蜿蜒的山路往家的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