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创业热潮以来,国内的互联网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中小型创业公司。产品经理以传统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需求分析-产品原型-视觉分析再到真正开始视觉设计再到开发测试上线,这样的迭代流程显然已经非常不适合这个快速变化的节奏。这一头分析报告出炉,竞争对手已经迭代了好几个版本,用户都被抢光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经理岗位其实早就开始随着市场迭代,未来产品经理的岗位职责,将会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更加细分化,或者岗位升级。
在创业公司做产品岗也有两年多了,脱离了大公司对产品周期的项目管理和产品迭代流程,做产品已经形成针对市场和用户提取最简单的需求,设计和开发只用草图说明就开工,上线测试再重新循环。自己也很久没有做详细的产品文档,画原型也只是为了验证设想或讨论,流程图也只是在运营中讨论才制作。
时间长了甚至都怀疑自己的产品能力,产品经理不就是应该制作详细的产品文档,画原型,用viso和脑图,用甘特控制项目进度,天天盯开发,盯测试,等上线吗。其实在未来,除非是待在大公司,大公司部门多人多复杂,是需要很强的项目管理能力,画的一个下拉框选择后的判断效果也都需要把操作从头到尾写清楚,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功能最后会涉及哪个你不知道的部门或人来做,中间会转了多少人,所以你的出品需要像一个用户操作手册一样清楚。
而在中小型公司,整个团队开发多的就二三十个,大多时候就十来个(也算多了),这时候面对开发,产品文档和画原型的能力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因为很多时候,5分钟的白板说明,就抵得上花半天时间来写文档了。当然不是说这个能力不需要,文档做得好的产品经理还是非常值得学习(我就写的不好)。而应该站在公司的角度,去判断你的精力是否应该都投入在文档上。其实做产品的,任何时候都要从产品的战略角度判断,同样评价其他产品也一样,通常抖机灵看到的一些bug或者不合理的设计,就开始数落人家不好。产品设计者对这样的言论只会一笑而过,背后的业务逻辑外人怎么会懂。
网上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对产品经理的分类:
1、规划型
规划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从0到1的过程,对产品的方向,目标用户,产品特性,产品核心价值、应用场景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掌控。
2、管理型
管理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整体过程,以结果为最终导向,全权控制产品的生老病死,重点在于产品与市场的契合,为最后产品实现盈利提供最大的保证。可能不会参与到很细节的产品设计中,重心在产品的全面管理,版本管理、运营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
3、设计型
设计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设计工作,包括产品原型设计,产品PRD文档编写,协调项目资源,保证产品迭代节奏,每个版本产品能够如期上线,如期交付到用户手中,同时能跟运营推广等支撑部门配合,保证内外利益最大化。
4、全能型
顾名思义,不管哪方面都可以胜任,能够独立完成产品前进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简单来说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5、技术型
现在很多团队并不是产品驱动,而是技术主导,所以这种类型的产品经理很多是研发同学化身而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再结合产品的思维去开展各项工作。
6、运营型
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懂得运营的产品经理是非常“值钱”的、好产品是运营出来的。能看出这两句话的意思吧,产品运营是多么重要,而懂得运营的产品经理又是多么神一般的存在。
7、项目型
项目型产品经理关注产品的进度、迭代计划,更加关注正确的做事。对产品研发的资源调配,时间进度管理更加擅长。
回到上面的问题,是否值得花更多精力在文档上面?在创业公司显然是不允许的,看看上面这7种产品经理的分类,我们对应说明。
规划型,在创业公司,你作为产品经理,显然要负责产品定位、目标用户、整体规划和从0到1的过程。这个职责不是老板就是产品经理来负责,当然还有个运营经理,但以目前大都是从线下结合或垂直领域的创业项目来看,运营经理的职责大都是负责供应链、流量和市场。
管理型,团队发展还没超过二三十人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只有一个产品经理,除非产品线特别多。所以具备整体产品到市场运营的能力是必要条件。
设计型,上面也提到了,站在公司的角度,可能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文档制作上,但不是说不需要这个能力,这也是必要的条件。而且必须对产品整体视觉设计和格调定位负责,因为在创业公司,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特别牛的设计师,除非创始人是设计出身或非常有追求。而像上面说到的只会做这方面工作的产品经理,在未来可能会变成产品助理,或者拥有其他能力的产品经理开始带有其他头衔,比如用户增长经理,产品运营经理。
全能型,其实就是创业公司需要的特质,懂得用互联网结合具体业务,懂运营,懂技术,懂设计。创业公司里如果没有这样的产品经理,那就要靠老板或运营经理来管理。真实情况可能是老板就是个全能型的产品经理,底下的产品经理就是个产品助理。
技术型,创业公司里技术产品经理也非常吃香,不过似乎在哪都吃香,只是对比普通产品经理有个稍微难一点的门槛。技术型创业公司是必须要求懂技术。
运营型,其实未来可能就会转变成用户增长经理,专门负责增长业务,本身对产品和运营能力很高,也需要很多跨界能力,这也是创业公司最需要的能力。
项目型,不多解释,这也是必备条件,其实在哪都需要这个能力。
总结来说,在未来,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里,需要更多的跨界能力,和对产品业务需求的理解能力。在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不一样,不像大公司一样流量稳中增长,就算下跌也不是个人问题,你做的事情是必须保证一件事能高效率的运转起来,有能力的人顺带能找机会展现自己。而在创业公司面对的就是产品能不能活下去,明年公司还有没有钱的问题。所以时刻需要关注的就是产品定位是否正确,用户有什么理由不用,针对这个业务产品技术上应该怎么支持,怎么做才能让用户接受,运营活动有没有效果,应该去哪里找高频用户等等。
真正在创业公司做下来,会发现其实好像自己根本没在做产品经理的事。咦,做了这么多,也只是拿产品助理的钱是怎么回事。
说了这么多,其实上面的我都还差得远。「做对」的事最重要,为了「做对」,该学什么学什么,该上就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