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1] 这本书实在是让人醍醐灌顶。我甚至认为,可以把书名改为《成人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习真正促使行为改变。我觉得,可以把它与《学会提问》中的提问结合来理解[2]——也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正确地提问与正确地学习。
诞生背景和核心理念
这本书的诞生背景是作者给企业高管做培训,他反思:他的授课内容都是从经典图书得来的,没有丁点原创内容,为什么受训者不愿意话几十块钱买书自己看,而是愿意掏钱参加上万的培训课程呢?
他观察到:
图书 = 核心知识 + 书面表达
培训 = 核心知识 + 口头表达 + I
图书 + I = 培训
可见,培训多出的是I,I是培训比图书多出的价值!
I(引导促进) = 以学习者为中心 + 激活经验 + 促动参与 + 催化应用
有了I,学习者更容易理解知识(体验)
有了I,学习者将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联系(反思)
有了I, 学习者更容易应用知识(体验)
有了I,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反思)
有了I,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第一次实践(安全的演练)(体验)
有了I,学习者在演练后得到点评(反思)
可见,有了I(interpretation),学习者可以反复进行“体验”和“反思”,从而顺利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改变行为、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这个反复过程称为“拆解”或“拆为己用”(appropriation)。
A(拆为己用) = 体验 + 反思
促进者用I对学习者进行引导促进,让学习者进行A,即体验和反思,最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可以同时是促进者,同时是学习者。
为什么成人学习总是失败?
在上一小节,我们其实已经得到根本原因了——没有得到促进者的引导促进,或是自己没有做到拆为己用。
这一小节,我们深入阐述这些原因。
1,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工作后,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扑面而来,即使人们有学习的美好愿望,但似乎总是挤不出时间——时间都被繁忙的工作挤压走了。
密歇根大学的成人教育学教授麦卡卢斯基提出一个生存余力理论模型(Margin in Life Theory)。他认为,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和所拥有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需要的精力称为生存负载(Load of Life),所拥有的精力称为生存力量(Power of Life ),而生存力量比生存负载多出的部分,即为生存余力。
生存余力就像一本图书的页边空白:页边空白太多,表明书的页面内容太少,不值得看;页边空白太少,表明书的页面内容过多过密,让人难以阅读。同样道理,生存余力太多,说明此人百无聊赖,没什么价值产出;生存余力太少,表明此人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当工作压力不断提升,职场期望不断拔高,即生存负载远远大于生存力量,此时更需要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学习需要一定的生存余力。压力与学习似乎成为了矛盾——你想提升能力,但没有时间精力去上培训课,考资格证,去进修。
2,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在信息爆炸时代,太多资讯、内容,要学的要看的太多了,似乎永远看不完,记不住!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把资料看完吗?把资料记住吗?并不是,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能收获价值,比如,能力的提升,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再具体一些,可以用上某个美颜百倍的P图技巧,可以给公司某个活动方案加入神来之笔。
如果总是想着把资料看完、看懂、记住,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思维;如果是想着怎么把信息取为己用,这是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思维。
有人可以通过熟背一本词典来学会一门语言吗?我们可以通过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倒背如流而成为卓越的管理者吗?记住了,但没能在实践中应用、输出和打磨,纸上谈兵是练不出真本领的。
我相信你也有和我类似的体会。某天看了个TED《游戏奖励大脑的七种方式》,当时我觉得,可以依葫芦画瓢,给自己设计一个这样的奖励机制,促使自己做某件事情。过了两三天,我突然想起这件事,已经不太记得这七种方式是什么了,更别提给自己设计一套可行的奖励机制。
教育家克里提克斯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同样地,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可能创造价值。
那到底如何改变行为呢?那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把知识和经验与自身经验关联起来。比方说,在看到某个有意思的知识点,你不断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WHAT: 这个知识点可以解释什么现象?还可以解释什么现象?
HOW: 这个知识点可以怎么为我所用?还可以应用到什么场景?
WHY: 这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3]
3,读不下去——没有明确学习目的
关于读不下去,这真是再常见不过了。我总是想起我看过一篇关于如何阅读圣经的文章,作者在开头调侃了这件事——虔诚的基督徒也对圣经读不下去。
Get a Basic Overview of the Bible 中,作者提到,几乎每个基督徒都有决心要通读整本圣经。假如他们相信圣经真的是出自上帝的话,那么他们很自然不会错过圣经的一字一句。如果上帝给你的信箱发了一封邮件,你肯定迫不及待打开它。但是,圣经却是一封非常大的信,内容多到令人畏惧,对于那些最虔诚的人来说亦是如此。因此,实际上很少有基督徒保持决心要通读圣经。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没有计划,要么读不完,要么读完也用不上。[4]读书,不是为了全部读完,然后列大纲,做索引;也不是读得越多,就用得越多;只要能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真真切切用上一点,得到改善和提升,就值回阅读的时间和书价了。
如果你非要把书读完,觉得这才放心,你可以通过问这些问题,来提升阅读质量:
1,这本书的结论是什么?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2,这些结论、论点、论据的弱点是什么?你对这些结论、论点、论据怎么看?作者会怎么回应你的看法?
阅读过程中,不断回想这些问题。当你读完的时候,你应该能回答以上问题。以下三个心态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些问题:
1,你要给某个杂志写该书的书评
2,你准备和作者面对面交流/辩论这本书
3,你要为这本书出一份考题,题目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知道了:压力越大,越应该高效地、有的放矢地学习;应该以自我导向而学习;应该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用起来!
成人教育的四大公理
既然成人学习的三个误区是压力越大越没时间学、搞错学习主体、没有明确目的,那么正确的成人教育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WHY: 自我导向与内在驱动
以自我为导向,不是以知识为主体,学以致用。不断提问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了: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内在驱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自己感兴趣的(用上这个真有意思),另一个是功利的,可以带来实际利益的(用上这个可以赚大了)。
怎么用上才让我爽个不停?
怎么用上才让我赚大了?
2,WHAT: 关联经验
只有通过与旧知识旧经验关联起来,新知识与经验才能够记得牢固,才可能应用起来,才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其他新知识新经验。
我有类似的经验吗?
其他人在哪个场景中遇到这个情况?
这个新知识和我的旧知识可以结合为什么新的想法?
3,HOW: 参与和应用
参与式学习、沉浸式学习。尽可能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听说读写。听老师讲,和同学讨论,阅读相关书籍,写下心得,去教别人怎么做,去想象应用场景……
反复应用,重复重复再重复。卖油翁的倒油穿铜币孔的神技,秘诀是“无他, 但手熟尔”。要熟练游泳、开车、敲代码、说英语,那就游泳、开车、敲代码、不断说英语吧![5]
4,IF: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的最大目的!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个体的表现取决于他做此事的能力和意愿。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组合,称为做此事的“准备度”。成人的学习准备度,更倾向于实用。学习内容与他的社会角色、工作岗位、面对的问题关联越强,他的学习准备度就越高。也就是说,“是否用得上”成为是否列在to-do-list优先级最高处的原则,“是否用上了”是判断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
是否用得上?
是否用上了?
这四个公理,可以对应下图:
RIA读书法
《这样读书就够了》给出RIA便签读书法,作为实践四大公理的工具。
R是reading,阅读书中某个包含知识点的片段。I是interpretation,解读这个片段,引导促进反思和体验。A是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和自己有什么关联?可以怎么用?
我们应该参加什么样的学习课程?
学习课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课堂和讲座(server to peer),另一种是工作坊(peer to server & peer)。
一般课堂和讲座:
讲师在课堂上讲很多,学生在底下一般是被动地听讲。讲师不断地说,这样的知识传递速率肯定是最高的,但学生的接受率是最高的吗?如果讲师不停地说即可,为什么还需要现场学习呢?录制成可以反复回放的网课不是更好吗?
工作坊:
工作坊的形式,是导师提出好问题,和学员互动,让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
作者创办的拆书帮俱乐部,它的具体流程如下:
清华管理学教授宁向东,提到他上哈佛商学院的经历:没有教材,只有一米高的案例,上课时候老师就是问10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同学讨论。老师厉害之处不在于提出重要的观点,而是提出层层递进的好问题,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同学前一晚要讨论,课前和新同学带着前一晚的讨论结论进行新的讨论热身,最后才在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考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分析。
这样的学习形式,本质如下:
这对于教学的启发是巨大: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写教材,向听众或读者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引导他们不停思考和动手,让他们重新成为学习的主体,才是教学和学习的根本。
小结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终身学习者和行动者,我们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多正确问一个问题,多去应用一个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那快速更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