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陪儿子参加晨诵,和袁姐聊了一会儿,感慨很多。
袁姐说,国学经典中蕴含着很多做人的智慧,值得每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我对此说法极为赞同。
古人是非常重视人品和修养的。大家应该还记得《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中讲的“孔鲤过庭”的故事吧。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从他面前走过去。注意哦,孔鲤看见父亲低头很快过去,和贾宝玉看见贾政快步走过,是完全不同的。贾宝玉害怕贾政,看见贾政就想躲开,而孔鲤的快步走过,在古代叫做“趋”。“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走路要“趋”。孔子看见儿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于是孔鲤“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意思是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呢?于是孔鲤又“退而学礼。”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两点:一是古人非常尊敬自己的父母;二是古人非常讲究礼仪,重视做人之道。因此中国古代盛产圣贤一一大到孔孟,小到孔融,无一不让后人千秋敬仰。
但是,这个优良传统传到如今,却完全变了味儿一一在父母心中,学习远比做人重要;而在孩子心中,父母不是用来尊敬的,而是用来使唤甚至是奴役的。
做为老师,我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父母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名师在周末进行一对一辅导,却对孩子的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无限包容,似乎只要孩子成绩好,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一辈子就可以鲜花载途了。我还经常看到孩子对因自己违纪而被请到学校的妈妈大呼小叫甚至厉声呵斥,仿佛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主人,而妈妈只是逆来顺受的小丫头。
很多妈妈会自我安慰:“没事,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会心疼我了。”这种美好的期望迟早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一一试想一下,孩子从没有心疼过父母,他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做才叫心疼父母,在他心中,父母为他付出再多都是天经地义的,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呵护也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并强化十几年,已经如泰山般稳固,又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呢!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走入社会之后,依然会用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与同事、上司相处,一味自私任性霸道地索取、享受,却不能谦逊、付出、尊重,又怎么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即使他的生命中有贵人出现,恐怕也会对他退避三舍吧一一谁会愿意帮助一个自私蛮横不懂感恩不会尊重的人呢?
因此,孩子的一生中能不能有贵人相助,就要看父母能不能在孩子幼儿期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并引导孩子身体力行之,看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以后世界对待孩子的态度。